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即使舟車勞頓、交通擁擠,也下定決心繼續前行。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從一座城市趕向另一座城市。遠行,或許只是為了追尋一種有異于往日的感受,只是為了回到自己的城市時,能在以后單調的歲月里咀嚼那幾日的愜意。
“如果人生是無涯的嵯峨山脈,那么活著就是一連串對遠方的向往與朝圣,我們到了一個遠方,卻又有另一個遠方在呼喚。”心靈需要適時的遠行,就像蝴蝶最終會破繭而出,在受盡了周遭的束縛之后,飛出命運的捆綁和寂寞的圍城。遠行,像是一個久遠的夢,壓抑在浮躁的心緒之下,即使生活不給我們那么多閑暇去欣賞良辰美景,足不出戶的心靈之遠行同樣令我們心動。
于我而言,心靈的遠行就是煮一杯香濃的咖啡,捧著一本歷史地域性濃厚的文化大散文,通過他人的筆去領略大千世界、做一次精神上的遠足,讓心靈突破世俗的樊籬。在這種信馬由韁隨心所欲的行程中,三毛開始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講故事了;笛福在無人的荒島上,編排著魯濱遜與星期五的劇本;余秋雨站在愛情海灣,遠眺著失落的古羅馬和波斯文明。你還可以雙手同攜古今名人同登泰山,抒發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可以隨朱自清、俞平伯去游覽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可以與李白、崔顥共邀黃鶴樓,暢飲幾杯老酒;也可以隨落魄的張繼,凝神諦聽姑蘇城外的夜半鐘聲……在這樣的心靈遠行中漫步,不僅外表沾染不到飛揚的灰塵,更能洗滌自己內心的塵埃。
有時我們需要的只是一種心境。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夜,坐在風荷高舉的池塘旁,感受“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恬靜,氤氳的濕氣順著你的呼吸蔓延開來,月暈高高在上,獨自在星空里搖蕩。遠行的沖動,讓你向往著飛向那魂牽夢繞、神秘莫測的神話殿堂。
康德一生沒有離開過普魯士的疆土,他的思想和學說卻一次次踏入禁區,遠行到人世的各個角落,給心靈上的迷茫者指明了方向。卡夫卡更是悟出了另一種讓心靈遠行的方式——“你無須離開你的房間。只要坐在你的桌邊聆聽著。不只是聆聽,還要等待。不只是等待,還要保持靜默與孤獨。世界將會卸下它的假面,坦然無蔽地向你奉獻,它毫無選擇,它將在你的腳下出神且猛喜地旋轉。”他們思想的玫瑰開滿了遠方的花園,在一個又一個國度,以醉人的芬芳引得那些不辭千辛萬苦的人來與心靈相會。
其實,心靈的遠行,無論是在廣袤的大地上,還是在深邃的思想上,都能夠讓你有深刻的體會,但唯有心靈堅強者方可領悟生命的真諦,而那是永遠的鳥語花香。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