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還是跌唄,被你一提醒還真是這樣,已有一段時間沒人托我買了,耳邊清靜了很多。”在浙江杭州做威士忌銷售的小石對葡萄酒同樣很有興趣,一直以來通過朋友間的紐帶,幫助名莊酒愛好者牽線的他明顯感覺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把葡萄酒愛好者最愛的拉斐都拖下了水。
一瓶跌了1000塊
“從去年11月底開始到現在,平均一瓶跌了差不多1000元吧。”在杭州做了10多年葡萄酒生意、同時又是葡萄酒愛好者的小西說,“我是套牢了,套了近百萬元,現在我也不管了,全部拖回家里放著,不賣了。”
作為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的拉斐一直在中國很受追捧,無論是正牌還是副線小拉斐,只要搭上這兩個字,就出奇得好賣。“我們做名莊酒生意的,大部分賣拉斐,誰叫它名氣大呢。”葡萄酒中間商陳生告訴筆者,“但是在去年10月,我們隱約感覺到問題,還給我們最主要的5位經銷商客戶發了短信和郵件提醒,讓他們近期不要大批囤積拉斐,后來事實證明是對的。”
這幾天在成都參加評酒會的老王也是資深業內人士。“拿2004年份大拉斐為例,以前的零售價大概在5800元—6300元左右,現在最低價掉到了大約4800元左右。”老王說,“買的人少,但以前囤貨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人都在拋了。”
有人減倉,有人轉行
“2005年份拉斐跌得挺慘,雖說當時聲稱這是個完美的年份,但泡泡還是被不景氣打倒,我算算總共掉了20%的價吧。”小石告訴筆者,“我一位上海朋友,以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拉斐上,去年和前年春節價格都漲得厲害。不過去年12月他還算精明,開始陸續拋貨,2000年和2005年份當時手里各囤有100瓶以上的量,得趁著跌勢早點出手。現在他已經全身而退,打算做別的生意去了。”
“現在進貨上我們也控制了節奏。生意好時每周進貨,名莊酒中的90%是拉斐(包括大小拉斐),一批總要進二三十箱。現在已經有1個多月沒進名莊酒了,觀望一陣吧。”老王說剛剛在成都聽完郎咸平的演講,心里正琢磨著所謂的下一輪風暴究竟會怎樣。
自稱名莊酒生意里最精通拉斐的陳生也表示自己的策略變了:“少吃貨,以前5箱10箱地進,現在就2、3箱,有人要了再補也不遲。”
樂觀預計5月會回漲
中國一直是拉斐全球最熱鬧的市場之一,但拉斐一直以來的價格都存在人為炒作的泡沫。
“跌價有好幾個原因,第一是匯率,人民幣對歐元的變化比較大,直接導致進價變低,但如果說匯率變化對其他名莊酒影響大到近30%的話,對拉斐實際只有10%的影響,因為拉斐的價格在中國本來就有些偏離市場。”陳生認為,除了其他熱衷拉斐的國家比如美國消費能力下降,法國人做了調價外,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擁有這些酒源的國內公司都在大量拋貨。
“國內不少做酒的公司本來是從事外貿或房地產行業的,葡萄酒只是一個旁支,一旦遭到資金壓力,他們肯定會先放酒,要把錢收回來,保證資金。”陳生認為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當然對葡萄酒商來說,市場時刻在變化。“我預計4月中旬前還會有小幅波動,5月會有回暖跡象。”
陳生的判斷也得到了業內同行支持。“我現在是沒錢,要是有,我會再買進,2006年份的拉斐香港采購成本報價剛出來,差不多3700多元,這個價高于2002年、2004年份,這應該會帶動價格回升,雖然不一定那么快,但今年一定看得到。”葡萄酒愛好者小西還希望自己套牢的部分可以順利解套。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