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8日專電(記者葉鋒 張建松)作為國內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的“銀發浪潮”正日漸洶涌。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高菊蘭8日在此間的一個研討會上介紹,截至去年年底,上海60歲以上的戶籍老人已達300.57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1.6%。
8日,在由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和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護理保險:實踐、挑戰和前景”研討會上,高菊蘭引用最新的統計數字介紹,2008年上海戶籍老人比重比上一年增長了4.8個百分點。此外,在300.57萬老人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達53.44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7.8%,比上一年增長了6.4%。
她表示,自1979年以來,上海已連續30年成為國內老齡化
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程度最高的城市。21.6%的老齡化程度,約為全國平均值的兩倍。而且,上海還處在繼續老齡化的進程中,預計2010年-2020年將迎來老齡化高峰期,并在2025年-2030年間達到最高峰。
伴隨城市老齡化,老年人的照料護理供需矛盾日漸突出。按照國際經驗,80歲及以上的老人中,有生活照料需求的比例為20%左右。據此預計,上海約有10萬名戶籍老人需要日常照料、護理。
目前,上海越來越多的養老服務正從家庭轉移到社會。8日的研討會關注的“護理保險”在德國、日本等國已開展10多年,其社會化或商業化的運作模式為養老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高菊蘭表示,上海將借鑒國外有關經驗,積極研究并適時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護理保險方案。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 中國酒業新聞網。
編輯: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