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上海)公司日前決定,該公司正在醞釀十年來首次提價,將大部分啤酒產品的出廠價格在春節過后上調10%左右。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認為認為,受麥芽、大麥等啤酒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各大啤酒廠商都將提價提上日程。
原材料上漲是漲價主因
全國啤酒漲價之勢即將波及上海,三得利(上海)市場服務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該公司正在醞釀十年來首次提價,將大部分啤酒產品的出廠價格在春節過后上調10%左右。三得利此次調高出廠價,可能涉及到純生、超爽、冰爽、麥芽、冰度等5個啤酒系列品牌,但其零售價格的漲幅目前尚未可知。
“啤酒價格十年來就沒怎么動過,但最近麥芽、大麥價格都翻了一番。”三得利(上海)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啟剛透露,春節過后,公司將針對絕大多數啤酒產品價格進行上調,平均幅度在10%左右。
據了解,去年12月,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場正式提價,北京市場銷售的啤酒價格上調12%,其中低端產品價格上調7%。今年1月1日起,青島啤酒已經在山東等地區提高了部分品種的價格,平均漲幅在6%~8%左右。雪花啤酒在四川等地也已經明確提出漲價。至此,在全國市場上,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三大啤酒品牌均已加入漲價行列。
各大啤酒品牌全國性漲價提上日程
去年以來,包括豬肉、牛奶、方便面、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上漲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此前,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實施基本生活消費品提價備案制度的公告》,要求從2008年1月1日起,凡糧油、豬牛羊肉、牛奶和液化石油氣的經營者,在一次性提高價格5%以上,或10日內連續提高價格累計達8%以上,都應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
有專家表示,酒類與肉價、糧食、食用油等產品不同,不屬于生活必需品,不應該屬于政府"價格嚴控"范圍之內,啤酒企業成本上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正常范圍內的價格上調,應該不會引起相關部門的反對。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分析師陳晨認為,啤酒企業的價格近年來就沒有怎么調整過。去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調,確實讓不少企業感到原材料價格帶來的壓力。隨著啤酒銷售旺季的到來,啤酒市場將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啤酒價格全國性上漲只是時間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1-2月啤酒收入增長14.72%,增速略有下降;啤酒的銷量增長12.9%,收入增速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