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吉林省某媒體刊登整版招聘廣告,而廣告主正是此前傳言要接盤上海華聯吉買盛長春店的華潤萬家有限公司。繼榮德、華普、上海世紀聯華、樂購等超市相繼兵潰長春后,華聯吉買盛也未能幸免。
敗因:單店經營
4月1日,《華夏酒報》記者在位于吉林省長春市東南湖大路的華聯吉買盛長春店的正門墻上看到一紙通知:“吉買盛超市積分清零日期為4月1日至4月30日,活動以10分為標準,積分10分可兌現金1元。早上10時開始,請顧客帶有效證件及好鄰居積分卡前來領取。”
這標志著該超市即將全面撤離長春。當日,該超市內部分商品已經開始撤貨。
1998年12月29日成立的華聯吉買盛,是百聯集團旗下的大型連鎖綜合超市的知名品牌。大約在2003年,華聯吉買盛開始在東北地區布局,先后在東北三省設立了7家分店,2004年進入長春落戶東南湖大路。
華聯集團吉買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建學認為,長春店經營不善的主要原因是單店經營造成綜合運營成本過高。
“之前已經撤6家了,如果長春店撤出的話,將意味著東北地區最后一家分店的撤離。”陳建學表示,按照董事會“加強集中度”的要求,全線撤出東北區域,意圖是將戰線集中在華東地區。這是戰略調整的需要,吉買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將集中在長三角一帶發展連鎖超市。
接盤:華潤萬家
上海華聯吉買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長春店店長殷祖建透露,華潤萬家將接手華聯吉買盛,并將于今年年底前在長春市開3家連鎖賣場。長春首家店將于今年8月開業。
《華夏酒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4月2日上午,華潤萬家與華聯吉買盛已經在長春正式簽署收購協議。“簽署協議后,將會制定門店開業的倒排計劃,盡快開業。”華潤萬家北區大綜超東北區行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未來3年內在長春門店的拓展規模在10萬—15萬平方米。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同時,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全國總部方面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其公共事務部姜艷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華潤萬家仍保持穩健的發展速度。2009年全年計劃投資30多億元,預計在全國開設新門店3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3萬個。“目前我們圈定西北、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中原、香港七大發展區域,東北是其中之一。”2007年在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收購家世界后,成立了該公司吉林省內首家門店。據稱,目前華潤萬家在東北三省共有5家門店。
“進駐長春市場,華潤萬家堅信自身實力。”姜艷坦言,與外資企業相比,華潤萬家更熟悉本土特色,立足于中國區域市場的現實需求,在互補業態功能、扁平化管理等方面,發展和積累了豐富的競爭經驗。
華潤萬家是中央直屬的國有控股企業集團——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優秀的零售連鎖企業品牌,同時也是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品牌之一。截至2008年12月,華潤萬家在全國擁有門店2698家,員工人數超過15萬人,2008年實現銷售638億元,位居中國連鎖超市第一位。目前,華潤萬家的業務發展區域已遍布華東、華南、華北、西北、東北、中原以及香港等16個省(直轄市)、近100個城市。
競爭:愈發激烈
《華夏酒報》記者了解到,在華聯吉買盛沒有撤出長春前,長春市的超市一直維持著“222”的格局。
目前,長春市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超市包括歐亞、恒客隆為代表的2家本土超市,沃爾瑪、家樂福為代表的2家外資超市,北京華聯、上海華聯吉買盛為代表的2家外來中資超市。外資超市憑借著巨大的資本勢力和品牌號召力,在長春安營扎寨,同時與當地地產方面有著合作,在場地租金上享受一定的優惠。本土超市在供應商方面、市場定位方面多年摸爬滾打,品牌影響力相對扎實,同時為了保住家門口的地盤,往往會采取各種手段來保持市場份額。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長春目前超市格局來看,外來中資超市處于本土超市和外資超市的夾縫當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勢最少。本次上海華聯吉買盛撤出,外來中資超市目前只剩下北京華聯一家,而華潤萬家的介入,將促使“222”格局繼續維持一定時間。但華潤萬家不可小覷,長春超市競爭將愈發激烈。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