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又一波“結婚行情”的臨近,鄭州各大商家推出的“結婚”商品逐漸走熱。但是與婚宴有關的婚宴專供酒市場卻一直不見動靜。有業內專家稱,白酒的營銷目前已從產品質量之爭走入了文化營銷之爭,當白酒業愈來愈多呈現“同質化競爭”時,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自古便與白酒相得益彰的“喜”,則成了越來越多白酒企業試圖尋找差異化制勝的“賣點”之一。
有市場需求也有消費誤區
整體行情不溫不火
“婚宴酒蛋糕雖大卻難吃進口,市場整體行情呈現不溫不火的現狀。婚宴本身就是個特殊情況,應運而生的婚宴酒也天生帶有許多局限性。”鄭州亞豐商貿有限公司經理張建峰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婚宴酒是以功能細分的產物,它的定位只能為結婚所用,缺少延伸性。婚宴酒只會集中在婚宴場合消費,離開婚宴場合消費婚宴酒的幾率幾乎為零;其次,鄭州消費群體的觀念并未轉變,在實際消費過程中婚宴上使用非婚宴酒的情況大量存在;最后,鄭州當地的習慣是在中午舉行婚宴,多種原因促使用酒銷量并不大。
據了解,婚宴酒市場目前在價格上以20元至30元仍占主流,占到60%;40元至50元占30%;100元以上占10%。
“由于消費者的習慣,大多都是中低檔價位的白酒,因此婚慶酒市場檔次一直在中低端徘徊,整個市場處在培育期。”湖北白云邊銷售有限公司鄭州辦事處總經理鄧永松解釋說,“雖然白云邊進入河南三年多一直堅持走中高端路線,但是也特意推出了兩款價格適中比較適合中原口味的婚慶喜酒,53度的白云邊金滿緣和45度的陳年喜酒,在價格上也比較適中,單瓶都在30元左右。但是隨著消費者的觀念轉變和市場的逐漸成熟,婚宴酒的未來前景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城市容量大還可拓展農村市場 市場前景不錯
在記者走訪的酒業廠家中,有不少老總認為,不可否認婚宴酒市場是白酒市場細分的結果,它的誕生根本原因也在于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900萬對新人結婚,婚宴招待費用高達數十億元。據介紹,近年鄭州市每年約有10萬對新人走進結婚殿堂,若以平均每次婚宴用酒至少20瓶計算,則每年總用酒量為200萬瓶。這對于目前在酒行業苦苦打拼的品牌來說,充滿了誘惑。
一時間以“喜酒”或者“婚宴酒”定位的品牌爭相搶灘白酒市場,五糧液集團的“婚宴酒”、茅臺集團的“貴州喜酒”、貴州醇酒廠的“貴州醇喜酒”、山東蘭陵酒廠的“喜臨門”、“全興520婚宴酒”、“瀘州老窖·天意喜”等紛紛推出市場。
“白酒的婚宴消費市場一直是各大白酒廠家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市場,許多白酒品牌廠家都是當作市場拓展的頭等大事來主抓。”河南杜康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楊小慶表示,畢竟白酒婚宴市場的單場消耗量大,同時也是建立產品品牌的好機會,并且作為人生歷程上的重要大事,所選用的喜酒品牌對夫妻雙方的影響也是很深刻的,這對以后的消費活動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直接的影響作用。
而鄭州市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薛忠喜也同樣評價到,婚慶酒市場前景不錯,針對性強,更能體現喜慶氣氛,是廠家走差異化經營的表現。
酒質好還需價位適中
婚宴品牌也要更專業
依據目前的婚宴酒市場的局面,有關專家認為,雖不能說有市沒有場,但是可以肯定一點,對于婚宴酒的品牌也要注重專業。
鄭州市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薛忠喜說:“目前婚慶酒市場供大于求,可選余地比較大,有些小企業則走個性化服務路線,用更人性化更個性的服務來贏取市場份額。但由于消費者對婚慶酒白酒知識缺乏,導致過度注重包裝,掏了高價未必買到好酒。因此消費者要首先考慮品牌。一些大型的白酒廠家在婚慶酒的開發上,更多的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開發喜酒,提升個性化服務。” 河南杜康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楊小慶也認為,做婚宴市場,首先酒質要好,在產品包裝的設計上最好加上喜慶的元素,這樣較符合婚宴的氣氛。其次,要根據不同的市場找到符合這個市場婚宴的適中價位,高低都不好,這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