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影響下,如何讓特色農產品找到“婆家”,超市又如何采購到優質農產品?昨日,來自國內零售商業巨頭上海百聯集團屬下四大超市連鎖公司上海百聯、上海華聯、世紀聯華、聯華吉買盛的20余人組團,與湖北、武漢周邊的115家農產品龍頭生產企業的近2000種農產品進行對接簽約。
在武商量販總部舉辦的“2009鄂滬農超對接暨湖北·武漢農超對接洽談會”現場,記者看到,武漢的葛粉豆絲,宜昌的鄧村毛尖,巴東的有機小雜糧,咸寧的桂花蜜酒等農產品擺滿了展臺,各大超市負責人都紛紛現場試吃,現場拍板。本地超市有中百倉儲、中百便民、中商平價、沃爾瑪、家樂福等上陣,現場將名優農產品“零門檻”引進武漢各大超市賣場。
百聯集團超商事業部全國采購總經理張增勇介紹,鄂滬農超對接,一方面方便上海百聯集團到現場看樣訂貨。另一方面,為湖北農產品生產企業進入上海市場搭建銷售平臺,將更多的湖北、武漢城市圈名優農產品引入上海百聯集團所屬各超市,建立湖北地區名優農產品與百聯集團的長效合作機制。
武漢城市圈名優農產品營銷協會會長王斌說,湖北農副產品種類齊全,市場潛力巨大,把農產品推廣到全國的要求十分迫切。但我省農產品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宣傳不到位、外包裝需要改進等。
武漢市副市長張學忙說,此次活動是我省農產品應對金融危機之策,打通中間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同時增強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為價廉物美的農產品提供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