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經濟日報》報道 3月15日,甘肅省蘭州市酒類商品管理局在雁灘查處一個灌裝假冒啤酒窩點,當場查獲各類假冒“洋啤酒”127件。同時,現場還發現了上萬個“洋啤酒”空瓶和10萬多個瓶蓋。
2007年2月,甘肅省質監局分別在蘭州市龔家灣、閔家橋搗毀兩個制售假冒名牌啤酒及“洋酒”的窩點,當場查獲假冒“嘉士伯”、“百威”、“喜力”等啤酒84箱(24瓶裝);2007年7月,工商部門在劉家灘查處一假冒“洋啤”制售窩點,查獲1000余瓶假“洋啤”;2008年11月,酒類管理部門在北面灘55號又查處一制售假“洋啤”窩點,查獲假“洋啤”數千瓶……
一邊是瘋狂的制假,一邊是接連不斷的查封。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個制假產業已經形成了鏈條,暴利使得假酒泛濫,攪得洋啤酒市場亂象環生。
生產者自產自銷假“洋啤”
4月1日下午,在蘭州市城關區麥積山路一酒吧內,記者正與酒吧老板閑聊時,一位穿灰色外套的矮個男子走進酒吧推銷假酒,記者親眼目睹了制假人推銷假酒的過程。
酒吧老板說:“這些假冒啤酒都是用蘭州本地的普通啤酒灌裝出來的,每個月至少要上門推銷兩三次。”
為了搞清楚這些假洋啤會被銷售到哪里,記者跟隨售假男子進行了觀察。記者注意到,下午2個小時內該男子分別在靜寧路、甘南路、麥積山路進行推銷,除了酒吧、KTV外,藏吧、演藝吧也是推銷對象。
驚人暴利讓制假販假瘋狂
“無論是制假者還是酒吧經營者或者是經銷商,都以獲取利益為目的。”曾經做過啤酒代理商的李玉村說,目前,在甘肅省內大、小娛樂場所,高檔次的品牌啤酒,尤其是“洋啤酒”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因此,一些品牌的“洋啤酒”自然成為制假者最熱衷的仿冒對象。
李玉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洋啤”都是用蘭州本地的五泉、黃河、雪花等普通啤酒灌裝的,這些普通啤酒都是500ml裝,每瓶批發價在2元到3元之間,制假者只要將這些大瓶的本地啤酒二次灌裝成220ml的小瓶“洋啤”即可,1瓶能灌裝2瓶。
李玉村說:“50、70、80、100元不等的價位,主要在于勾兌。本地的啤酒從口感上來講比較苦,而洋啤酒的口感不怎么苦,要加點料勾兌一下,加的量不同,口感不同。此外,制假酒的人一般都做不到給啤酒打壓,因此保存時間比正規啤酒要短,夏天有些假酒只能放一個多月,到了冬天能放3個月就不錯了。”
據記者了解,蘭州娛樂場所目前比較暢銷的“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品牌的“洋啤酒”整箱批發價在130元至160元之間,每瓶價格約為6元,而由制假人送往娛樂場所的高仿“洋啤”價格在100元,也就是說,由制假人花1元多成本勾兌的假酒到各個娛樂場所就提升了3倍的價錢,每220ml的小瓶“洋啤”被娛樂場所以4.2元的價格購進。在娛樂場所,洋啤的零售價一般在25元到35元之間,若消費者喝到的“洋啤”是一瓶不到2元的本地啤酒,每箱假“洋啤”造假者可獲利近70元,而酒吧每瓶可獲利20到30元,暴利驚人。
利益驅動下假洋啤充斥娛樂場所
據了解,近幾年蘭州發現假冒啤酒以來,酒類管理、工商、質監等部門一直沒有放松對制售假冒啤酒行為的打擊,但假冒啤酒仍難以絕跡。對于這一現象,李玉村說:“這是利益鏈促使的。”
據李玉村介紹,制造假洋酒的地點,就在蘭州市周邊比較偏僻的地方,這些地方比較隱蔽,很難被檢查機關發現。而且這些加工點的主人在推銷的時候比較小心,要么自己親自送酒,要么雇用不認識的車輛給固定的客戶送酒,因此要發現很難。
李玉村透露,各品牌啤酒經銷商也有摻假、賣假的情況。而且不少經銷商和假酒制造人都是認識的,當娛樂場所需要高仿假洋啤時,經銷商會從假酒制造人手里以80元購進,然后以100元賣出。有時,經銷商還會將假酒摻在真酒里一起賣,來賺取更高的差價。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不過蘭州市假洋啤最多的還不是酒吧和KTV,而是演藝吧和高檔的西餐咖啡廳,這里洋啤的價格都很高,利潤也最大。此外,蘭州市假洋啤占有的分量比省內其他市、州、縣的分量要少,像嘉峪關、酒泉、慶陽等地的發貨數量都比較大。
蘭州市工商局執法人員還告訴記者,造假者不但手段越來越高明,行事也越來越隱蔽,而且集中造假的情況在逐漸減少,分散造假則越來越猖獗。多數集中在蘭州市郊區的農村,很多造假者將普通啤酒運來后就直接分發到小店,同時給小店提供名牌酒標簽以及壓蓋機等,由各小店自己重新裝瓶、貼標簽,查處難度很大,即使查到,也往往是處于整個“造假鏈”末端的小店,而真正的“源頭”則很難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