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每年的洋酒消耗量占全國的半壁江山,但八成洋酒“繞道”上海口岸進口。這種尷尬局面將被改寫,全球第三個國際酒類交易所7月落戶廣州保稅區,屆時,從廣東進口的洋酒品種、數量將大大增加,并有望形成洋酒交易的“廣州價格”。
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由廣州開發區、廣東省酒類專賣局聯合打造,該項目是集合倉儲、品牌展示、商貿、配送、分銷于一體的專業化酒類交易平臺,包括酒類電子交易所、酒類商貿街和進口酒類現代物流三部分。中心從歐美引進全新的酒類經營模式,有望發展成為紐約、倫敦之后的全球第三個國際酒類交易所。
據廣州開發區保稅業務管理局局長吳尚偉介紹,項目將充分享受保稅區的各項優惠政策,進口酒沒有賣出之前,商家無需預先繳納關稅,此舉可以降低酒的成本價。他說,每個品種的洋酒在進入中國市場前都必須經過檢驗檢疫,而此前廣東只設有一間檢驗檢疫實驗室,洋酒要“驗明正身”,輪候時間較長。交易中心內新增了一間實驗室,大大縮短輪候時間。
交易中心成立后,第一步的經營重點是進口葡萄酒。中心將建立進口酒類的快捷備案、核準關稅,估值定價一條進口交易服務平臺,通過這種交易機制平臺,實現各種品牌進口酒的關稅標準、交易價格準確清晰、一目了然。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將可建立進口葡萄酒的“廣州價格”體系,從而改變廣東進口葡萄酒市場價格體系混亂的狀況。
消費者也可到交易中心直接選購洋酒,一次性購買一箱(12支)以上即可交易。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