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商涉嫌無證經營
據了解,許先生購買的啤酒名為“7號波羅的海出口型啤酒”,瓶體上貼著一張白色標簽寫著生產原料、廠商等內容,透過瓶體可以明顯看出啤酒中含有大量沉淀物,瓶體沒有看到有生產日期。
上午9時許,按照許先生購買的啤酒包裝寫的地址,南國都市報記者和海甸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供貨商辦公所在地———海口市和平大道某小區。該公司負責人潘先生坦承該啤酒是經他們售出的,出現沉淀問題是極個別現象,“可能是在包裝或運輸過程中造成的,該啤酒仍在保質期內。”
“生產日期在這里。”潘先生將瓶體白色標簽揭開一角,露出兩行數字,上面顯示今年6月份到期。執法人員要求查看營業執照及該產品相關手續證明,潘先生拿出一張黑龍江某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說,他們在海口掛靠一家有進出口產品資格的公司運作,而這些啤酒則是從俄羅斯圣彼得堡進口的,供貨單及報關手續則無法提供。
海甸工商所符副所長表示,“掛靠別的公司運作也是無證經營。”隨后,工商執法人員要求查看該公司倉庫。
商家稱過期啤酒約200箱
上午9時30分許,記者和執法人員來到海甸島三西路一處居民樓的一間民房看到,該民房3個房間堆滿了分別有“5號波羅的海黃金啤酒”、“7號波羅的海出口型啤酒”、“9號波羅的海烈性啤酒”等約1000多箱,其中以瓶裝居多,也有數十箱罐裝啤酒。
“這些啤酒都是過期的。”工商執法人員剛要檢查,潘先生指著房內一些啤酒說道,因這種啤酒銷路不好,很多商家到期了沒有賣完,于是全部退還回來,潘先生表示,他們會將這些過期啤酒運回俄羅斯廠家處理。經查,這些啤酒多為2008年4月份生產,已經過期一個多月。
根據初步統計,倉庫現場半數左右的啤酒已過期,“過期啤酒也就200箱左右。”潘先生告訴南國都市報記者,該品牌啤酒銷路不好,主要是在飯店銷售,沒有進入超市、酒行以及商店。“三亞查的是天津一家公司的,和我們沒關系。”潘先生說。
部分啤酒日期被打磨
在倉庫一角堆放著一些罐裝啤酒,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其中幾箱啤酒竟沒有日期,還有幾罐的噴碼日期竟神秘的“部分消失”,仔細看上去隱約還能看到“06 .04......”字樣。隨后,執法人員在倉庫又檢查到汽油、液態鉛、油墨及抹布,記者注意到,抹布上有多處明顯的鉛印,潘先生說汽油是自己車用的,油墨、抹布與啤酒沒有關系。
為什么有的有日期、有的沒日期、有的日期不完整,上面還有明顯打磨痕跡?對于執法人員的詢問,潘先生表示廠家發來的貨就是這樣,這些日期不明的啤酒是商家在銷售時發現后退回來的,“廠家怎么會同時出現這么多日期不明的產品?”記者問道,“這個問題要問俄羅斯的廠家。”潘先生說。
“可以確切的說,部分酒的生產日期被涂抹并重新打上標識。”海甸工商所符副所長表示,不法分子將過期啤酒的原生產日期打磨掉,又用設備重新噴涂生產日期掩人耳目。這和5月25《南國都市報》報道的三亞查獲上千箱過期進口啤酒事件類似。符副所長說,可能行動之前消息有走漏,執法人員沒有查獲噴碼打印工具,但現場發現的汽油、液態鉛等已足以說明問題。
工商執法人員表示,這些啤酒數量較大,至于其中過期的啤酒有多少還需要進一步清點。海甸工商所張所長表示,他們會將這些啤酒就地封存,然后要求事主提供合法手續,再做處理,工商部門已就此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