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負增長,中國葡萄酒之痛
近10年來,連續增長的中國葡萄酒業在2009年首次出現負增長。
6月11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在全國葡萄酒(果酒)行業年會上所做的報告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葡萄酒行業實現了工業總產值45.74億元,總產量19.76萬千升,產值同比下降1.45%,葡萄酒產量下降4.76%,利潤下降11%,是近10年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當然,下滑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全球葡萄酒消費市場也都呈現了疲軟的態勢。數據顯示,法國2008年消費的葡萄酒比2007年減少大約10%,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檳等酒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打擊。今年一季度,法國葡萄酒出口量更是下降15%左右。2008年,美國葡萄酒銷售額降至300億美元,較2007年的304億美元略有下降。
漸入佳境,進口酒“太幸福”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報告公司(IWSR)的研究報告曾指出,2005年,中國成功躋身全球十大葡萄酒消費國,在2004年—2005年間,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增長了13.06%,達到了42.32萬千升(約為5.6426億瓶)。2005年—2010年,葡萄酒的消費量將持續增長35.44%左右。
作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市場”,中國葡萄酒市場不僅吸引了眾多國外廠商,更是續寫了中國葡萄酒業10年高速發展的歷史。國內眾多品牌之間展開了你來我往的促銷戰、渠道戰、買店戰,還有口水戰。而對于國外品牌的大舉入侵,國內葡萄酒企業的群體性反應——樂觀遠遠大于悲觀。中國葡萄酒企業一直標榜,國內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進口葡萄酒當中,除了拉菲、卡斯特等少數幾個品牌外,為消費者普遍熟悉的品牌并不多。
不過,另外一個事實是,進口葡萄酒對國內市場的開發才剛剛漸入佳境。無論是表達方式、溝通內容還是產品類別、定價策略等,國外廠商想盡辦法試圖擠進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迎合中國的消費者們。
代理300多種進口葡萄酒的美國名特公司北京代表處表示,近年來,北京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其市場銷售量增長每年都維持在30%至45%。
參加第15屆國際葡萄酒及烈性酒博覽會的法國CASTEL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詼諧地表示:“如果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都能像中國市場一樣,那么我們就太幸福了。”
高速發展,背后多少隱憂
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中國葡萄酒業在2009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之前幾年,我國葡萄酒行業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葡萄酒產量持續增加的同時,質量穩步提高,經濟效益不斷增長,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全國有葡萄酒企業約600家。截至2008年底,國有及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為167家。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認為,在我國各類飲料酒中,葡萄酒行業起步較晚,真正得到發展也就是近10年,但一直保持著較高增長速度。
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王祖明表示,釀酒葡萄基地建設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影響了葡萄酒行業的良性發展;葡萄酒產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局部過熱現象;產品同質化、結構不合理;行業自律薄弱,行業規范工作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等,都是目前我國葡萄酒產業存在的現實問題。
除此之外,中國葡萄酒企業,尤其是張裕、長城、王朝這些領軍企業,應該回頭梳理“零散的中國葡萄酒文化”。近幾年,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葡萄酒市場的快速增長,要延續這種增長勢頭,就必須保證本土葡萄酒在國內市場的穩定表現。
“只有弘揚本土葡萄酒文化才能使本土葡萄酒保持競爭力,使中國葡萄酒行業確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保持續發展的后勁。”河北昌黎詩百軒莊園葡萄酒創建人、董事長薛輝認為,隨著進口葡萄酒的持續增長,勢必影響到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發展。而進口葡萄酒最大的優勢就是其文化優勢。
“在中國,高端酒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因為人們對于健康更加關注。酒精濃度低、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品味的葡萄酒顯然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中糧酒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旭也認為,文化的塑造應該是中國葡萄酒企業下功夫補上的功課。
內憂外患,國產酒何去何從
2008年元旦、春節酒水市場的旺銷局面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眾多葡萄酒生產企業的理性判斷,其自覺或不自覺地得出了“金融危機對葡萄酒市場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的結論。
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葡萄酒利潤下降11%,與此對應的是,我國一季度葡萄酒進口量的變化——進口2升以下包裝葡萄酒1.69萬千升,同比增長26.2%,進口2升以上包裝葡萄酒1.22萬千升,同比下降了58.8%。進口量為我國葡萄酒產量的15%。進口葡萄酒廠商搶灘步伐明顯加快。“這種狀況,特別是進口趨勢,必須引起行業的高度關注。”馬勇指出。
“去年中國本土葡萄酒的產量只有大約70萬千升,預計到2013年,國內將有高達200萬千升的消費需求量,近百萬千升的需求缺口已形成吸納進口葡萄酒的市場‘真空’。” 廣東省酒類專賣局副局長、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理事長朱思旭判斷,未來5年,中國葡萄酒進口消費將日趨高漲。
國產葡萄酒又該何去何從?
據悉,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已經開始與上海申馬釀酒有限公司(“皇軒”葡萄酒系其旗下產品)進行接洽,此舉在于鞏固王朝在華東市場的地位。曾經無比輝煌的王朝酒業公司在張裕和長城的夾擊之下,市場份額縮水不少。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對葡萄酒業造成顯性影響的大環境下,“加速快跑”成了王朝的不二選擇。
“企業還是應該從眼前做起,打好基礎,抓好實實在在的內部管理,把戰略定得踏實一點,扎扎實實地去執行。”云南紅酒業集團董事長武克鋼的理念,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