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藏”進口休閑食品連鎖店曾經風靡杭城,一時之間,城區出現了十五、六家連鎖加盟店。如今卻只剩下三分之一,曾經被年輕白領推崇備至的進口休閑食品店,如今卻都勒緊褲帶過起了拮據的日子。
超市、網店低價壓力大
“以前進口食品吃香,靠的是‘杭兒風’帶動,現在大家都吃膩了,口袋里也缺錢了,生意自然就淡了很多。”“藏寶藏”耶穌堂弄店是杭州的總代理,以前小店每天要到凌晨1、2點才打烊,現在晚上10點就早早關門了。姓包的老板說,新鮮感過去了,喜新厭舊的杭州人自然失去了興趣,“你看那些甜品店,有幾個能活得很久的?”
包老板說,2007年“藏寶藏”起來了,很多投資者都一窩蜂地做起了進口食品生意,“但進口食品的消費群體總量不多,進口食品店多了,每家店分到的‘蛋糕’自然就小了。”包老板開了沒多久,旁邊就開起了一家進口食品店。去年,杭州的進口食品店幾乎到了飽和的狀態,經濟危機發生后,許多店都紛紛關門。
除了實體店的競爭,他們還面臨超市和網店的競爭,“現在超市里的進口食品柜臺都是個人進場的,他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壓低了價格,雖然大部分還是比我們貴,比如金枕頭榴蓮,我們賣38元左右,超市要賣59元,但有些已經跟我們的差不多了。”包老板說,她感受到了超市的競爭壓力。
而網店不需要實體店,帶來的壓力更大。同樣一袋菲律賓TD芒果,在“藏寶藏”的售價為13元,但在網上只要8.9元,便宜了三分之一左右。“有些代購商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貨,又不需要店租,價格自然要便宜。”
為了低價競爭,不少連鎖店都動起了進貨渠道的腦筋。
“作為杭州代理,各家連鎖店都應該從我這里進貨,我再統一從總公司進,但今年一次都沒有。”包老板無奈地說,“地方諸侯”各自為政的情況已經很普遍,一些連鎖店除了直接從總公司進貨,還開辟新的渠道,其中不乏從代購商等多種途徑采購,以更低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
一瓶進口酒只賺3元
雙菱路上的“藏寶藏”開了快兩年了,剛開始生意還不錯,但今年以來生意越來越差了。“今天一個上午也就做了三十多塊錢的生意。沒什么錢賺的,就混口飯吃吧。”何老板直呼現在的生意難做。一天營業額達到200元才能賺回店租。何老板說,兩個多月了,小店處于虧損狀態,連店租都賺不回來,更不用說電費、食品折損費、各種稅費了。“現在營業額一天最高500多元,去年1000元都是可以做的。”
2007年9月,何老板盤下了這間小店,合同上簽訂,店租每年都要增長10%,今年的店租漲到了6.5萬,加上各種稅費,7萬元是起碼的。建國路連鎖店的王老板也說,去年的店租是5.9萬元,今年一下子飆升到了7.5萬元。“房子是從二房東那里租來的,競租的人多,我只能以比較高的價格租來,現在生意差了,但租金還是要照付。”何老板說,
“你看,汽油費漲了,運費肯定又要漲。”何老板拿著前幾天的報紙說。因為是連鎖經營,貨物都是廣東總公司統一配送過來的,但運費已經從每箱8元漲到了10元。貨物配送到九堡后,何老板還得雇一輛貨車去拉貨,這筆費用也從50元漲到了70元。
一些越南進口食品的進價最近也貴了2元左右,“無形之中成本上漲,但我們又不能抬高價格,利潤自然就減少了。”何老板拿起一瓶韓國產的“真露”酒,這種酒進價是10元1瓶,雖然售價是17元,但加上運費和其他費用,實際只賺了3元左右。
為了繼續留住老顧客,小店還給一些老客戶9折優惠,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雙菱路馬上要改造了,不知道還做不做得下去?”何老板有點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