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購買啤酒時不要盲目追求價格。中消協公布的抽檢的30個國產品牌、進口啤酒檢測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瓶裝進口啤酒中文標簽標注存在明顯問題,如未標注警示語、生產日期標注不規范。中消協表示抽檢結果表明,除標簽標注上存在問題外,絕大部分被檢啤酒的內在質量和衛生指標均符合要求,國產與進口啤酒在品質方面也難分高下。但進口啤酒和一些合資企業生產的啤酒價格普遍比國產啤酒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中消協在5日發布消費提示,消費者在選購啤酒時可采用“四看一聞”的方式來判斷啤酒的質量:首先,看包裝,劣質啤酒外包裝材料質地粗糙,印刷質量差;其次,看標志,按相關規定,啤酒必須具有中文標志,并符合國家強制性標簽要求,標簽應包括:產品名稱、原料、酒精度、原麥汁濃度、凈含量、制造者名稱和地址、灌裝(生產)日期、保質期、采用標準號及質量等級,還應在標簽、附標或外包裝上印有警示——“切勿撞擊,防止爆瓶”;第三,看證書,進口啤酒要有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進出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和進口衛生證書;最后,看外觀,不能有異物;除此之外,還可“聞香”識啤酒,優質啤酒應具有明顯的麥子清香和酒花特有的香氣,質量差的啤酒麥清香和酒花香氣不明顯或沒有,甚至會有生酒氣味、老化氣味以及其他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