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茅臺集團總經理,對于元旦前后市場上對茅臺零售價高漲的一片討伐聲,袁仁國可能準備不足。茅臺此前959元/瓶的“限價令”顯然已形同虛設。“茅臺最主流的產品53度‘飛天’似乎已經不在其掌控之中了。”一名長期觀察茅臺的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茅臺與渠道的“暗戰”正是眼下白酒企業普遍的境遇。
“限價令”形同虛設 2010年12月20日,袁仁國宣布,2011年1月1日茅臺酒提價后,將實行“限價令”,經銷商普通茅臺酒銷售價格不得超過每瓶959元。袁仁國表示,茅臺正制定相關規定,如對違反“限價令”的經銷商,首次“犯規”,罰款和減計劃;第二次“重犯”,處罰力度加大;第三次“慣犯”,則取消經銷商資格。
然而,“限價令”并未讓渠道商乖乖就范。在終端市場上,專賣店集體斷貨,不少商場、超市的零售價高達1400多元/瓶,廣東省廣州市一家零售店甚至標出了1999元/瓶的驚人價。
&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nbsp; 2011年1月5日,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杜光義開了一個動員會,以茅臺中層干部為首的工作組將分赴全國各地,在未來20多天里清查酒價。“誰要違背我們的銷售體系,我們要嚴厲處罰。”杜光義表示。
管控價格成為茅臺今年的工作重點,而對于1999元/瓶這個價格,杜光義也感到意外。“漲得太高也不是好事,我們也不希望。”杜光義直言,“無論如何一定要盡到我們努力,把我們的價格管控在理想的水平。”
各層經銷商利潤分配不均 茅臺的價格顯然不是通過一紙限價令或一次工作組調查就能解決的,從根本上,還是渠道管理體系不成熟,而這也是白酒行業的通病。
元旦過后,一位媒體老總給袁仁國發短信,建議茅臺請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擔任顧問,“他在經銷商體系方面很有經驗,你可借借外力。”
“娃哈哈對渠道強大的控制力,以及在各個渠道環節中合理分配利差,一直被營銷界高度肯定。相形之下,白酒行業的渠道亂象頻出,既有行業集中度低的原因,也有廠家營銷能力的問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營銷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員告訴筆者。對于這個建議,杜光義說:“此前跑得太快了,一下轉變過來也不現實,只能逐步調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