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酒還能對人體有點好處的話,煙純粹就是個禍害。按說沒有煙癮或煙癮不大的人,應該會在宴桌上拒絕吸煙的。可是,有些人幾乎是不由自主就接過了別人敬的香煙,美其名日“融洽”、“隨和”、“會來事”。“融洽”、“隨和”、“會來事”似乎有—些道理,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怕被他人說或被他人排斥。你不抽煙別人會說些什么呢?含蓄些的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毫不客氣的會說你不夠男人。更重要的是別人煙來煙去的沒有自己的份,心理上就會感覺到不受人重視。對于那些吸煙的人來說,他們會蹺著二郎腿昂首挺胸地噴云吐霧,儼然很男人很陽氣,不僅看那些不抽煙的男人會有—種非常奇怪的優越感,而且根本就不會顧忌不吸煙的人會被動吸食他們噴出的有害煙霧。
至于喝酒,本來就是—味中藥。是藥三分毒,酒少喝點可活血化瘀,喝多了自然就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會傷身害體。更何況,人與人體質不同,有人能喝酒,有人不能喝。可是,—旦到了酒桌上,這—切就都拋到了九霄云外,人人舉杯,個個暢飲。當然,中國人喝酒,“暢飲”不是主動的,多是被動的。酒桌上的酒令或規矩,就更是難以回避,不接受這種游戲規則的人立即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你說你到底喝不喝?至于那些干脆滴酒不沾的人,就只能—直尷尬地坐著,沒有人敬你會讓你覺得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桌人喝酒聊天也會有意無意地避開你,這就是你不喝酒的代價。然而最讓你尷尬的是,有人會冷言冷語地諷刺你,會說“不喝酒的不是男人”。
中國人的煙酒文化對于和諧社會和中國人的健康都極為不利。為了矯正這種歪風邪氣,呼吁有志者都從我做起:不要在孩子們面前吸煙喝酒,糾正煙酒是男子漢象征的錯誤觀念,要尊重那些不喝酒的男人,在公共宴席上盡量不要吸煙,不要強行敬酒和勸酒,也不要逼著他人滿飲杯中酒,積極從事有意義的文化體育活動。排遣寂寞和精神壓力的方式很多,而煙酒卻是非常有害的途徑,因此不應該用有害的方式來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