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郭達小品中被爆隱形植入的“土豆網”廣告。
對于電視劇中頻繁插播廣告的現象,觀眾已經深惡痛絕。好不容易盼來了2010年1月開始施行的熒屏廣告播放的新規定,卻又促生了另一種形式的廣告——植入式廣告,且在虎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便見識到了它的厲害。無論是劉謙的魔術,還是小品《五十塊錢》,甚至趙本山的《捐助》中,都赤裸裸地植入了很多品牌廣告,令觀眾網友們忍不住叫“雷”,認為痕跡太過明顯。
扎眼廣告花費均在數百萬
“大爺您好,我們是搜狐視頻《刨根問底》欄目組,我是主持人陽陽……”“大爺,搜狗不是搜尋狗,而是一種輸入法,可以在上面找到你們的名字。”“過完年我帶你去三亞,那里空氣老好了,我們去旅游,有大海。”“連酒都帶來了,××……”僅趙本山一個節目中就加入了三四個植入廣告,令觀眾和網友忍不住喊“吃不消”。
有消息說,通過招標,央視與參與到春晚植入性廣告中的演員和團隊通過進行一定比例的分成,實現雙贏局面,這也將極大刺激好編劇參與到小品劇本創作的隊伍中來。央視廣告部一名人士證實,今年春晚上的植入廣告并不是第一次,跟往年春晚比數量相當,只不過因為出現在劉謙魔術、本山小品這類觀眾關注度較高的節目中,感覺上比往年更多、更“顯眼”。
這些扎眼的植入廣告到底花了多少錢?據網友估算,匯源在整體魔術時間內鏡頭都帶到了產品,參考央視以往的植入價格和今年龍騰虎躍TVC廣告套裝價格,植入成本應該在500萬至700萬元左右;本山的節目一直是整個春晚的最高收視時段,預估某網站植入成本應不會少于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