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朱先生是某休閑食品企業與該市KA門店的業務代表,快近年底時該企業為了提升某款產品的節日銷量,設計了一款節日套裝。由于該節日套裝配備了贈品,并增加了包裝容量。廠家計劃著以這款節日套裝作為年節銷售的主打品種,并以該套裝與賣場爭取好的進場條件。廠家的意思是,希望該套裝能以臨時條碼的身份進場,并能在自己的貨架陳列。這樣,不單能省去一筆可觀的新品進場費用,還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在賣場的陳列資源。
可沒想到,在朱先生與賣場采購談套裝進場時,卻遭到了賣場的一致反對。賣場方面不但不接受廠家在節日期間進臨時條碼,而且還提出企業得交納一筆不菲的陳列費。賣場采購做出的最后通牒,一時讓朱先生陷入了兩難之中……
對于大多數供應商來說,在年節到來前推出自己的特色套裝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對于這些肩負特殊使命的節日套裝來說,要想取得預期的銷售業績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去套裝產品本身的因素外,這套裝的進場便是首當其沖的阻礙。如果以新品身份進場,且不談高額的進場費,僅進場周期就夠廠家喝上一壺的了??峙伦詈筮M場時,早已錯過了最佳銷售期。此外,進場后的陳列位也是一個讓廠家頭疼的問題。
對于大多數廠家業務員來說,一面是企業下達的硬性銷售任務,另一面是大賣場的強硬態度。如何才能在這二者中找到“出路”,一直困惑著年輕的業務員。在銷售旺季來臨時,如何將大賣場和企業的利益,以一定的形式統一在一起?其實,仔細分析下來,企業與大賣場的矛盾也是顯而易見的:企業要求以臨時條碼進場,然后借助現有陳列來做銷售,目的是省下高額的進場費和特殊陳列費;而賣場方面往往并不接受廠家這種臨時條碼的進場要求,還會有意提升進場和陳列費。供應商的業務員究竟該如何處理?
了解大賣場設置障礙的原因
對賣場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在節假日期間,大多數賣場都不會接受新品進場(更何況是臨時條碼),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廠家應提前了解大賣場的一些操作慣例,才能更好地做出自己的業務安排。
從大賣場贏利的角度看,大賣場的贏利方式有兩種:其一是通過提升銷售來獲得;其二是利用年節期間供應商對賣場銷售資源的爭奪來獲得。通常說來,第一種方式在大賣場贏利結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第二種贏利方式只不過是大賣場贏利的附屬物。其在贏利結構中的所占比例也因各賣場而不同。而賣場對供應商的年節套裝持抵觸態度往往有以下幾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