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公示處罰違規經銷商,另一方面連發數份通知對合作經銷商進行約束。茅臺新春伊始的諸多動作,都指向了對于銷售渠道的整頓。
這種動作不單有管理的目的,2013年以來的穩價努力、2016年銷售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對經銷商的嚴格管理。若放任經銷商自主調價、放任竄貨,那么在剛剛實現弱復蘇的酒業環境之中,茅臺要實現這些大目標無疑困難重重。
把握春節旺季
茅臺對于違規經銷商處罰嚴厲,在業界看來,短期目的自然是維護春節旺季的正常秩序。
日前,茅臺開出了2016年首張針對違規經銷商的罰單。茅臺的通報中公布了16家受罰經銷商,其中3家經銷商將不能再續簽2016年茅臺酒合同,并扣除全部信譽保證金,3家經銷商被罰紅牌警告,經銷商茅臺酒按850元/瓶回收,扣除20%的信譽保證金,星級評定下調一級,并扣減2015年度茅臺酒合同計劃的20%來簽訂2016年茅臺酒合同計劃,且2015年合同外增加的計劃不轉入2016年合同,還有10家經銷商被罰黃牌警告,茅臺酒按850元/瓶回收,扣除20%信譽保證金,星級評定下調一級。
國酒茅臺(貴州仁懷)營銷有限公司發表鄭重聲明,敬請存在以上行為的貴州茅臺酒經銷者,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并嚴格執行合同約定,如有違者,聲明人將依法積極采取維權行為。同時,為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歡迎廣大消費者自覺抵制和舉報以上不法行為,切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茅臺開出罰單,具體原因為何?實際上,茅臺的這種處罰,依然是針對經銷商的低價傾銷行為。茅臺方面稱,“低價傾銷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不僅會擠占同一市場內其他正當經營者的市場份額,導致同類產品滯銷,損害生產者利益,更為惡劣的是將從根本上造成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混亂。”
“至于以低價為噱頭銷售假冒偽劣貴州茅臺酒等產品,更是一種既不利己更不利人的違法行為,全社會要共同抵制,堅決打擊。”
茅臺方面也表示,以普通53度500ml貴州茅臺酒為例,茅臺向經銷商的統一供貨價格為819元/瓶,再綜合相應的財務成本、人員工資、店面費用等后,市場終端價格最低應為850元/瓶,若更低可能涉嫌低價傾銷及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也提醒消費者要謹慎購買。
那么,為何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開發這種嚴厲罰單,并采用公開通知的方式?
業內人士分析稱,春節歷來為酒業銷售旺季,對于茅臺而言同樣如此。為了搶奪銷售份額,部分經銷商采用低價攬客的方式進行銷售,逼迫茅臺公司祭出懲罰手段。
業內人士指出,春節是白酒的銷售旺季,茅臺一方面處罰低價傾銷的經銷商,維持得來不易的穩價局面。另一方面,把控出貨,避免大量茅臺流入市場,采用這種控閘防水的方式,也同樣是為了維持茅臺的價值,并維護春節市場的銷售秩序。
穩價貫穿2016
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了2013年的酒業低潮之后,市場已經實現了弱復蘇。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品牌為價格回升破費思量,自然不會容許這種“自毀身價”的傾銷行為出現。
2015年底,茅臺在經銷商大會上公布了最新的銷售數據,1~11月,茅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5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4%,超額完成了2015年的319億元銷售目標。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對媒體透露,2016年茅臺銷售增長預計是在3%以上,在資產、利潤、稅收等方面都會提升。
除茅臺之外,其他多家上市酒業企業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復蘇。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高端酒企提價、上市酒企業績提升都預示著行業的回暖。其中,白酒已經度過漫長的低谷期,未來將呈現弱復蘇形勢。
根據茅臺三季報,1~9月公司盈利114.25億元,同比增長6.84%,每股收益為9.09元。前三季貴州茅臺營業收入為231.49億元,同比增長6.59%。而在2015年12月20日舉行的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透露,2015年1~11月,茅臺實現銷售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4%;利潤總額193億元,同比增長1.88%;上繳稅金137億元,資產總額1050億元。茅臺酒股份公司營業收入占到了18家白酒上市公司銷售收入的27%,利潤總額占到了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45%。
“業績完成良好,茅臺沒有過多壓力,能夠騰出手來對市場進行管控。”有消息人士稱,2014年、2015年嚴格的穩價措施起到了成效,市場整體實現了復蘇,但是這種復蘇程度偏弱,依然有待于市場的管理管控。
2015年12月21日,茅臺經銷商聯誼會閉幕式上,茅臺酒股份公司黨委委員、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杜光義強調要抓好元旦銷售工作和2016年必須維護茅臺價格體系。杜光義強調建立共享共贏機制,2016年實現價格管理的良性循環。
“無論是針對非合作的電商平臺,還是合作的經銷商盟友,茅臺在價格管控上都是毫無回旋余地。”有業內人士評價稱,2015年“雙11”期間,茅臺等廠家曾發聲明針對電商平臺,其根本原因就是電商將茅臺產品以低價位噱頭,而今年初針對自家經銷商的處罰,同樣在于這些合作伙伴罔顧茅臺利益,擅自以低價炒作。
據了解,茅臺陸續發文后,對流通渠道的茅臺價格稍微有提升作用,并對酒商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目前,多家網站的零售價格在888元左右,山東等地茅臺的零售價已在千元出頭。此外,雖然不少經銷商認為春節前飛天茅臺零售價格上千元難度不大,但是春節后茅臺的價格是否還能持續依然是個問題。
精細化管理
除了一貫的穩價策略之外,茅臺瞄準2016年以及更為長遠的目標而必須實現精細化管理,也是這次茅臺對于違規經銷商大開殺戒的重要原因。
1月18日,在對處罰經銷商進行通告之后,茅臺發布了今年的第4份通知,對2016年一月合同計劃進行調整布局,茅臺酒經銷商、專賣店在1月將只能執行當月計劃,而不能提前執行2~3月計劃。
《關于2016年1月份合同計劃執行的通知》顯示,對于2016年1月茅臺酒的銷售:(1)各專賣店、經銷類合同單位必須遵照合同約定,按月執行,公司不再安排提前執行2、3月份合同計劃;(2)根據包裝生產量、按到款時間依序辦理1月份計劃;(3)各經銷商根據批準訂單審核金額進行匯款;(4)先遠后近,先款先發。
業內人士指出,春節是白酒的銷售旺季,茅臺停止執行2~3月計劃,避免了大量的茅臺酒流入市場,從而加劇了市場的串貨行為,尤其是防止了一下子執行1季度的量,給部分經銷商或者專賣店資金壓力,而造成其向電商或者其他經銷商串貨的行為。
根據茅臺2015年底大會的信息顯示,2016年茅臺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價格帶的產品進行營銷分層,開發空白價格帶新品,豐富公司產品線。并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技術以及線下渠道資源,打造云商+物聯網平臺,打造一個集合集團和各子公司資源,集合物流公司、經銷商(專賣店)、營銷人員、顧客,整合線上線下渠道,加強茅臺云商平臺建設,實現銷售渠道扁平化。
在諸多業界人士看來,茅臺要實現云商目標,首要是對于線下經銷商進行精確管控,此次通知分月供貨,正是一次精確管控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