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是南太行輝縣市少有的暖陽天氣,持續兩天的霧霾也逐漸消散,陽光明媚。下午,首屆中國壽酒文化研討會在素有“南太行明珠”之稱的河南省新鄉輝縣市隆重召開,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華東理工大學、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經銷商代表齊聚一堂,共謀中國壽酒文化的發展,探討未來壽酒文化的發展趨勢。
什么是壽酒,什么是壽酒文化?《華夏酒報》記者應邀專程來到輝縣市,走進了河南壽酒集團,參加了首屆中國壽酒文化研討會,并獨家采訪了我國酒類行業、生物化學工程方面的一些專家學者和經銷商代表,為未來中國壽酒及壽酒文化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思維。
企業:為健康研發百泉壽
1月19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河南壽酒集團有限公司終于完成了所有法律程序,在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全國SOD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領導們的見證下,揭牌成立,公司董事長周明新告訴《華夏酒報》記者,這只是河南壽酒集團萬里長征走出的第一步。
據周明新介紹,河南壽酒集團原是輝縣國營酒廠,始建于1957年。1968年,周明新來到酒廠工作以來,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酒廠。上世紀90年代初,周明新在山東醫科大學教授張天民的啟發下,下定決心,用一種非常的手段和方法,把SOD補充到酒里面,讓人們在喝酒時喝出健康。張教授去世后,周明新也沒有放棄他的愿望,他找到了被譽為“SOD酶之父”的華中理工大學教授袁勤生。在袁教授的指導下,周明新研發的百泉春壽酒終于問世了。
1996年6月2日,百泉春酒業在鄭州新世紀大廈召開了產品鑒定會,當時獲得了河南省科委頒發的“河南科技進步三等獎”。
周明新介紹,從那時起,在袁勤生等專家們的指導下,百泉春壽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好評。他想把壽酒注冊為商標,但根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沒有成行,只能注冊“百泉壽”商標。
2005年12月,河南省百泉春酒業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天誠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申請了國際分類的第33類“百泉壽”商標,2007年11月,商標正式向社會公告,2008年2月28日,商標正式獲證。
周明新說,壽酒自上市以來,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河南壽酒集團的核心大單品。壽酒的年銷售額占公司所有銷售收入的80%左右,市場最暢銷的當屬普壽、特制珍品長壽酒和龍壽酒,成為壽酒市場的主流。同時,2017年上市的42度、52度金獎、銀獎壽酒,將成為壽酒集團的主推產品。
專家:壽酒的市場很廣闊
談到百泉春壽酒,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袁勤生有說不完的話題。袁勤生告訴《華夏酒報》記者,SOD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別名肝蛋白,簡稱:SOD。它是一種源于生命體的活性物質,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對人體不斷地補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袁勤生介紹說,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體內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質。SOD在生物體內的水平高低意味著衰老與死亡的直觀指標,現已證實,由氧自由基引發的疾病多達60多種。它可對抗與阻斷因氧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損害,并及時修復受損細胞。由于現代生活壓力,環境污染,各種輻射和超量運動都會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機制中SOD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袁勤生說,和百泉春合作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通過校企合作,百泉春壽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SOD酒,它很好地解決了SOD白酒中的穩定性問題,這是華東理工大學與百泉春合作的主要成果。
中國釀酒大師、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教授孫西玉認為,壽酒要想做大、做強、做長壽,得回答好幾個問題:一要回答好壽酒好在哪里,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切身感受,增加它的體驗感,回答好飲前、飲中、飲后的感受。眾所周知,洞藏環境下,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利于酒的陳化老熟,但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老熟的程度也不同,在同樣儲一年、儲三年、儲五年的情況下,有哪些差異性,有哪些變化,這都需要進行科學的實驗數據作支撐,采用一些現在的技術,如微生物技術,通過基因采取把這些微生物真正采集出來,才能使壽酒的健康有據可查。
著名白酒專家梁邦昌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南壽酒集團要善用七個“力”,做強做大壽酒大單品。
一是品牌威力。壽酒集團巧妙嫁接央視和《華夏酒報》這樣的高端宣傳平臺,對打造品牌影響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展示品質的魅力。品質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沒有好的品質,再好的企業也支撐不久。
三是要增強文化的推力。文化是企業和產品的靈魂,沒有文化作為助推,企業很難走遠。
四是要借助健康的助力。壽酒集團倡導的是健康,無論是SOD,還是其它形式的健康產品,都要適應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
五是要善用青年的活力。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也是未來市場經濟的主導,能不能適應他們的需要,是產品生命力的延續標準。
六是要擴大消費的定力。酒的本質是飲料,是讓消費者消費的,要突出它的消費本質,要把終端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歸宿。
七是很好地運用工匠的毅力。無論是釀酒還是經營,都要有工匠精神,都要有工匠的創新思維,才能保證產品的始終如一,才能保證消費者的消費權益,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華夏酒報》記者在采訪中深深地體會到,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媒體記者,無論是各地大商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對河南壽酒集團的產品給予了肯定,并對壽酒未來的發展充滿了希望。許多消費者認為,壽酒既能享受到健康,又能體驗白酒帶來的快樂,這也正是未來酒類市場追求的目標。
行業:打造綜合性的壽酒文化體系
壽酒是健康型白酒,壽酒文化體系也是未來白酒發展的一個方向。首先是標準問題。河南省酒業協會總工程師趙書民告訴《華夏酒報》記者,河南壽酒集團要注重標準的建立。據悉,百泉壽酒采用的是企業標準,2017年在河南省衛計委進行了備案。趙書民認為,壽酒的發展要在標準上得到行業及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用新標準來引領產品發展。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說,壽酒文化的研討,應該聚焦在如何把飲酒、健康、養生、長壽更好地結合起來,用壽酒文化體系推動白酒行業的發展,對河南壽酒集團來說,就是要把養生健康品牌和健康更好地結合起來。
劉秀華強調,未來的酒類消費將更加聚焦。優質的白酒消費在增加,低端白酒品牌化的步伐在加快,品牌聚焦、個性聚焦、功能聚焦將更加突出。尤其在壽酒這方面,長壽、養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所以,他希望行業積極行動起來,整合更多的力量,進一步研討壽酒文化,打造綜合性的壽酒文化體系。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認為,壽酒文化內涵很豐富。弘揚壽酒文化,傳承壽酒理念,是做強做大壽酒的根本出路。對此,要做到四個“堅持”:
一要堅持質量第一。在獨特的生態環境里,釀造出一個好品質的酒,突出產品的神秘性、唯一性、特殊性。
二要堅持文化傳播。用文化塑造壽酒的無窮魅力。
三要堅持壽酒的親和性。產品與時俱進,能夠從基層百姓飲酒需求為基本的出發點,把壽的含義和消費者的壽禮需求進一步進行融合。
四要堅持傳承。百泉春人傳承了一種文化、一種良好的工藝、一種良好的品質,這個傳承對于壽酒集團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更好的基礎。
好產品要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周明新表示,百泉壽酒雖然有很好的品質,但知名度很有限,為提高壽酒的影響力,2018年,河南壽酒集團加大了市場營銷和宣傳推介的力度,一方面,河南壽酒集團先后與央視新聞頻道、科教頻道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同時加大了京港澳高速、長濟高速、新鄉東高鐵站的廣告投放力度,形成了立體化的壽酒宣傳格局。
周明新告訴記者,二十多年的堅持與發展實踐證明,壽酒市場前景廣闊,壽酒集團要加大市場布局力度,整合更豐富的社會資源,2018年實現集團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壽酒的快樂,讓壽酒走出河南,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