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茅臺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97億元左右,同比增加58%左右。
而2016年度茅臺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7.18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度茅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64.18億元,平均日利潤7200多萬元。
而早在2017年12月28日發布的《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公告》顯示,2017年度,茅臺預計實現營收6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50%左右。如今凈利潤預增達到58%,茅臺2017年有望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項經濟指標的雙50%增長。
這是茅臺自2012年以后,交出的最好成績單,重回“巔峰”。
用個熱詞,茅臺無疑成為白酒行業年度超級大IP。正如李保芳所言,“2017年是茅臺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茅臺是靠什么成就了這一年的“不平凡”?盤點茅臺一年的“大招”,或許能略知一二。
漲與限
年初雞年生肖酒的走紅,是茅臺開年漂亮的第一仗。2017年初雞年生肖酒一經面市便掀起一股熱潮,發布當天其預售量突破7噸。
7噸僅僅是個開始。與往年不同的是,網絡平臺在這股熱潮中大顯優勢,加大了流通范圍和頻率,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其稀缺性。其首日完成的7噸多銷量幾乎全部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其中茅臺商城占比53.14%,天貓旗艦店占比24.23%,云商平臺占比14.54%,建行茅臺店占比4.17%,工行茅臺店占比2.21%,合計占比高達98%。
從生肖酒開始,茅臺便開始了控價大戰。從嚴定“金雞”配額,到加推53度375ml雞年生肖茅臺酒以增加市場供應緩解需求,但是價格依舊一路飆升。
茅臺的心愿“讓老百姓喝得起,喝的高興”,似乎并不那么順利。接下來,便是以飛天茅臺為代表的全線產品價格飛漲。
一面吆喝貨源緊張,一面嚴格控制終端價格、嚴查經銷商提價行為。無論是鐵腕,還是吆喝,茅臺確實是不遺余力控價了一整年。
1月16日,茅臺便開出了第一張“罰單”,通報追究8家經銷商的違約責任,隨后陸續開出了近百張通告文件,
直到年底,12月1日,茅臺還對3家違約經銷商及所在省區相關人員進行了處罰。
這貫穿全年的鐵腕限價,無不透露著茅臺穩價的決心。越是限價,越是缺貨,消費市場反而越是來了“興趣”。到了距離2018年僅有三天的日子,“說好不漲價”的茅臺一反常態,撇開終端價格,直漲出廠價,來了個年底大反轉。
努力限價了一年,卻一分錢沒少賺的茅臺,贏了民心順帶贏了市場,好不精彩!
而伴隨這一IP熱劇情節跌宕的,還有股價的“推波助瀾”。不知是意外收獲,還是相得益彰,茅臺股價的全年瘋長——同控價不同——似乎是不受控制的,直到高到自己都“害怕”了。
股價同樣是從年初開始野蠻生長的。
1月4日,貴州茅臺收盤報以351.91元,創新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
4月10日,據彭博消息,茅臺成為全球市值最高酒廠,超過出品Johnnie Walker的帝亞吉歐。
奇跡不斷。11月16日,貴州茅臺股價沖高至719.96元/股,12月29日再突破至732.29元/股,市值兩度超9000億。一過2017年,茅臺盤中一度突破9300億元,離萬億大關,只差不足一個漲停板。
在此等“奇跡”面前,再遲鈍的人也反應過來了,“最大的政治是民心”的茅臺,除了商品屬性,早已有了資本屬性。而茅臺似乎始終始料未及。
出去,再遠一些
茅臺的格局還要更大一些。
“躺著”賺錢的茅臺可不曾安逸過,如何更長遠的布局,如何創造更大的奇跡,才是茅臺2017年最大的事。
盤點2017的茅臺,在一片漲價限價的喧囂下,竟然發現,茅臺一直忙的不亦樂乎的事,是把茅臺賣到全世界。“茅臺酒作為世界品牌的地位會越來越高,分量越來越重。”是茅臺的目標。
茅臺走向世界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從年初,茅臺高調披露2017計劃通過酒店和高端零售商向俄羅斯市場供應15萬瓶茅臺酒開始,茅臺的足跡遍布全球。“2017貴州茅臺酒比利時春茗”、雅典元宵節答謝春茗酒會、巴黎Nicolas Juhlès品鑒會、瑞典品鑒會,更有聲勢浩大的茅臺全球粉絲團舉辦的音樂聯歡賽,開啟了茅臺品牌跨界合作新案例。
俄羅斯當地影響最大的主流報紙《俄羅斯報》的一個整版,恰到好處的向全世界高調展示了茅臺如今的全球聲勢,這一個整版刊載了茅臺的祝賀習主席訪問成功的形象廣告。伴隨國家領導人高訪的步伐,在所在國主流報紙刊載形象廣告,是茅臺近年來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途徑。紐約時報、FT、秘魯人報、俄羅斯報.....名單還在延長。
到了下半年,無論是與美國高校的合作,還是以茅臺為媒介和平臺的中日的文化交流,茅臺的身影一直在世界舞臺。直到年底,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親自帶隊走進非洲,舉辦文化茅臺走進金色非洲“一帶一路”品牌推介活動。
縱觀一整年都在忙著出國的茅臺,國際化之路走得越來越深刻,越來越主動,展現了“扎根”的勢頭。
茅臺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的企業。無論從增長的速度、品牌的高度,還是企業發展的健康度,茅臺這幾年的表現均非常突出而優秀,尤其是在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國內市場環境下。對茅臺而言,茅臺熱下的冷思考,是要積極主動走向世界、與世界對話,從而形成了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并行發展的態勢。
想起2016年底李保芳那句“明年會比今年好”,不知是否適用于2017年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