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酒城瀘州就有在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這一天舉行祭祀儀式,以感恩先祖和天地自然的習俗。瀘州老窖在2008年,將這一傳統以封藏大典的文化禮典形式進行固化,十一年間,封藏大典已成為中國白酒界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更成為中國白酒的一個文化符號。
祭祀封藏
承襲正統文化禮典
上午9:09,封藏大典正式開始。穿過大典的時空之門,悠長的蟒號和震撼的鼓聲響起,在這有著千年歷史的釀酒龍脈,在445年連續不間斷使用的1573國寶窖池群旁,2018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的序幕正式拉開。
在莊嚴的古樂聲中,祭祀儀式依照傳統禮制舉行,主祭,副祭,帶領所有傳承人,以傳統禮儀感恩天地、祭拜先祖,真實呈現了瀘州老窖對于大自然的敬畏,對歷史的尊重,對技藝的傳承,對品質的追求。
作為歷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的重頭戲,春釀的出酒和封藏都備受關注。
春釀一向被視為一年中最為珍貴的美酒佳品,民間素有“好酒知時節,春釀貴如金”的說法。
在大典祭祀環節結束后,2018年的國窖1573春釀正式亮相。9壇春釀原酒被抬至大典現場,由9名鑒酒大師現場品鑒酒品。隨后,一壇壇春釀美酒將在瀘州老窖的天然藏酒洞中迎接時光的洗禮。
而在封藏大典的壓軸環節,瀘州老窖2018戊戌狗年國窖1573春釀·金狗佑財也正式與全球消費者見面。
堅守如初
弘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封藏大典上所有的科儀典章制式,都遵循著可考可證的史料古籍,比如:選擇“二月二,龍抬頭”這樣的傳統時間節點;又比如選擇預示來年祥瑞的珍貴春釀作為品鑒和封藏的主體,還嵌入了天干地支十二生肖這樣的中華傳統文化符號……通過提煉、規范,封藏大典禮制日趨完善,并被不斷賦以新的文化形態,最終將整個大典所蘊含的文化力量以及家國情懷,都提升到了嶄新的高度。
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的舉辦,不僅令整個中國白酒業界耳目一新,更吸引了行業內有識之士對中國白酒傳統文化價值和底蘊的再思考、再審視。
如今,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其間積蓄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在當前傳統文化高度自信的大背景下,封藏大典的文化表達維度更加多元化,也更具國際化色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正是對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弘揚和對工匠精神的堅守,使得瀘州老窖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格局中脫穎而出。
無論是莊嚴的祭祀典禮,還是隆重的春釀封藏儀式,都是瀘州老窖踐行“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的體現,是對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守護和傳承。
濃香國酒
讓世界品味中國
眾所周知,瀘州老窖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開創者和標準制定者。1952年,瀘州老窖在首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中國“四大名酒”,并成為之后唯一蟬聯歷屆“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
為推動濃香型白酒的發展,瀘州老窖在上世紀60、70年代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班,支援了上百家酒廠的工藝體系建立,推動了濃香型白酒的發展,如今,濃香型白酒市場份額占白酒市場總量70%以上,瀘州老窖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白酒界的“黃埔軍校”!
在中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合作的當下,中國白酒也成為中國對外輸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面向世界,步履不停。
順應這一潮流,瀘州老窖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融入獨特的美學價值和文化體驗,提升中國白酒文化的高度和藝術品味,打造出與時俱進的中國白酒文化,成為名副其實的扛中國酒文化大旗的濃香國酒。
2017年,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文化之旅開啟,文化足跡遍及美國、法國、比利時、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以展示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內核的音樂會、藝術展、文化主題展等多種活動形式,傳遞出中國文化強大的感染力。與此同時,瀘州老窖也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歐論壇、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國家大事當中,進一步深化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2018年伊始,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以“中國濃香,舉世共享”為主題,意在將濃香國酒敬呈全球消費者,讓世界品味純正地道的中國白酒,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白酒文化。由此可見,瀘州老窖也在進一步釋放“中國文化世界表達”的勢能,在助力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這條道路上,用奮斗書寫新時代的中國文化故事。
據悉,本屆封藏大典受太廟之邀,在瀘州完典之后,還將于3月31日首登中國傳統祭典圣地——北京太廟,以最傳統的酒禮、酒樂還原祭祀禮典文化,向全球展示中國酒文化的豐厚底蘊和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