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熱力廠,人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是窗明幾凈、寬敞通透的集控室,以及那些穿著整齊、端坐在計算機前沉著操控機組的員工。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也在為保障電廠安全穩定運行默默奉獻,他們就是被稱為電廠“煤黑子”的輸煤運行工人。
現年52歲的王建國是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熱力廠輸煤車間的一名班長。1993年來到熱力廠工作,已經在輸煤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了25年。
在王建國工作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中,他不知道自己究竟遇到過多少突發事件,有多少次為了安全生產將自己染成“黑色”。
2018年3月6日,王建國早班,上煤至12點多,現場巡檢人員突然匯報,煤倉堵了一半,請求暫停上煤。王建國急忙奔向三號爐煤倉口,原來煤倉被堵,無法順利送達鍋爐。查看現場后,依據負荷及煤倉煤位,王建國布置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后,做出立即處理的決定。他身先士卒,利用梯子進入煤倉清理堵煤。煤倉空間狹小,空氣流通不暢,僅容一人作業。飛揚的煤塵和汗水混合在一起,濕透的工作服粘在了身上。他用鐵鍬將上部的煤一點一點鏟往煤倉底部,半小時后,第一次堵煤清理完畢,此時的王建國滿臉都是煤渣,甚至連五官都已經分不清了。
經過兩到三次的清倉,王建國再次躬身站入落煤筒,用鐵锨一鍬鍬往底部鏟。清理進入最后階段時,里面主要是一些大煤塊,為了能將這些煤塊撬下去,必須找到塊與塊之間的縫隙,王建國用手摳了一會兒感覺不好操作,后來干脆摘掉手套干了起來……
“通了!通了!”隨著煤倉底部發出“嘩啦”一聲,全班發出歡快的呼聲。在王建國和班里員工的努力下,于下午3點半順利清理完堵煤,保證了下一班正常上煤。
王建國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員工,把自己與煤炭打交道的工作當成一種事業,并傾注滿腔熱情,在“黑色”的工作中綻放出“紅色”光彩。
輸煤工作是熱力廠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工作,主要承擔著熱電廠鍋爐煤倉用煤的供應任務,作業環境差,夏季現場溫度達到三十度以上,冬季最冷時則在零下一二十度。在輸煤車間流行這樣一句口頭禪:冬天衣如被,夏天汗如雨。遇上堵煤就更是忙碌了,工人們要上捅下通,從設備里出來更是一身煤粉,經常分不清你我。
輸煤車間常年的兩班倒,很多人都不愿意來,但王建國一干就是25年,清煤、掃煤、看皮帶,有人曾問他:“你咋干活這么賣力?”他卻說:“廠里就是咱的家,崗位就是咱的命,不干好咋行?”他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克服著粉塵噪音的污染,保證鍋爐燃料的按時、按質輸送,這就是一名輸煤車間普通工人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在熱力廠,王建國只是眾多輸煤人的縮影,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有的只是對工作的恪盡職守和對平凡工作崗位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