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是杯中友,細膩醇真,不僅能帶來愉悅的感官享受,適度飲用更是有益人體健康。蜀漢建興三年(公元前225年),諸葛亮出兵江陽忠山時,兵中瘟病橫行,于是讓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營溝頭龍泉水釀酒,治療瘟病大有成效,配制曲藥釀酒的方法后成為瀘酒起源的一段佳話,可見,適量飲酒確實對健康大有裨益。醫家喜好用酒,因其性溫,味辛而苦甘,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
酒是中華民族特殊的文化載體。中國人對酒的感悟,飽含了在源遠流長的制酒飲酒過程中悟道的智慧。于是,便有了“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枝”的句子,“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的哲學,飲美酒亦如品人生,淺飲微醺之時正呈佳趣。
酒可以寫意生活,也可以釋放心緒,可以月影舞翩躚,也可以斗酒詩百篇,可以長安市上酒家眠,亦可酒盞花枝自稱仙,其中奧妙只能由握著這“杯中物”的人去詮釋。總之,小酌養生怡性情 ,巧喝有道護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