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目前英國葡萄酒商正將高檔葡萄酒返銷給法國波爾多地區的酒商,后者再將其出口到亞洲。在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它告訴我們,葡萄酒銷售正在經歷寒冬,全球葡萄酒行業乃至酒類行業的即將重新洗牌。
整個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導致了消費需求下降,而與此同時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卻憑借謹慎的金融政策而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這種差異的結果促使西方國家開始像發展中國家一樣利用出口來解決目前的困境,于是發展中國家繁榮的進口市場也變得理所當然了。
在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以雙位數增長,即便是金融危機下,這邊風景依然獨好,眾多的西方的酒商已將拓展中國市場作為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前段時間從廣州國際名酒展了解到各國為了拓展中國市場都紛紛參展,美國加州餐酒協會以及我們的寶島臺灣酒業工會的組團、亞美尼亞第一大白蘭地企業YEREVAN ARARAT白蘭地-葡萄酒-伏特加酒廠更是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幾大進口葡萄酒品牌的推廣活動如火如荼,都感受到他們對于中國市場的渴望與信心。
可以預見,隨著國外酒商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上,將會經歷一場激烈的競爭,不管是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之間,還是進口商還是經銷商之間。
多年來我們一直爭論的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的成敗,在這場危機的催化下,雙方差距將會逐漸拉開,由于國產葡萄酒企業大多生產技術單一、資金短缺以及人才的缺失,使整個國產葡萄酒企業群體出現了兩極化,導致一個畸形的企業群體。面對此刻如狼似虎的進口葡萄酒商們,多少有了許多無奈,仍人宰割的感覺。今后國產葡萄酒企業與國際合作將是一個必然趨勢,關鍵用什么姿態去面對今后的市場,以免全盤皆輸。
不敢想象市場變化如此之快,進口商與經銷商本來是唇亡齒寒,可是面對殘酷的競爭,進口商與經銷商之間也變得微妙起來。從廣州國際名酒展那里了解到,一些進入中國市場多年的國外葡萄酒企業,擁有了自己的客戶資源后,逐漸開始繞開進口商這個平臺,直接和國內經銷商合作。隨著進口葡萄酒價格不斷下調,中間商的利潤愈加減少,直接導致進口葡萄酒在國內普及加速。
在廣州國際名酒展很多客戶談論起如今的葡萄酒市場,都是認為此刻進口葡萄酒市場正在向樹立品牌的階段過渡,相信隨著消費者對于進口葡萄酒認知度的提高,相信葡萄酒市場將會更加繁榮。2009廣州國際名酒展作為行業專業的展覽會,正見證著中國葡萄酒產業的一步步地成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酒業的晴雨表。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