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酒報》記者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做酒類市場調查時,正逢哈爾濱往事商貿公司在此召開全省水井坊經銷商會議,安排今年的銷售計劃。牡丹江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王克明說,黑龍江省的10強縣有3個在牡丹江,其中1個還是全國百強縣之一。難怪,水井坊的黑龍江省經銷商會議會選址于此,并且水井坊把其在東北的第一所希望小學都建在了牡丹江。
牡丹江市是中、俄、朝經濟合作的“金三角”腹地。人口271萬,其中市區人口81.5萬,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下轄海林、寧安、綏芬河、穆棱、東寧、林口6個縣(市)和東安、西安、陽明、愛民4個區,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和交通中心。
本地生產商控制市場話語權
牡丹江哈爾濱啤酒廠是英博旗下員工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有經營自主權,是英博黑龍江唯一一個效益連年增長的企業。據該公司銷售負責人介紹,由于“花河”啤酒在牡丹江市培養多年的消費習慣和經銷商的關系,目前牢牢掌控著市區內啤酒的話語權。但從今年開始,在個別縣與競品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大家都在燒錢,無非我少賺一點而已,看競品是否賠得起。”這位負責人說。
牡丹江老壇子酒業為牡丹江白酒廠的OEM商。據其銷售負責人邢玉偉介紹,該公司2008年才注冊了“老壇子”商標,因為本市白酒廠很強勢,所以借助白酒廠的品牌很容易切入。
由于消費能力極強,牡丹江被譽為黑龍江的名酒天堂。但并非所有的名酒都能賺得溝滿壕平,除了品牌、價格、渠道外,人脈是最重要的。
非名酒在該市切入艱難,因為牡丹江白酒廠的營銷采用了逆向思維和平民戰略,自2000年以來,中低檔白酒的質量在提升,但價格沒有動。外地酒來連打價格戰的機會都沒有。該公司把大的利潤空間讓給本地經銷商來OEM,廠商互動。就連黑龍江省地產名酒進入,也要不急不慢地培養市場,通過差異化的口感來一個一個地爭取消費者。
牡丹江老壇子酒業銷售負責人邢玉偉正在向記者介紹公司的銷售情況。
地級市走出大經銷商
新達飲品
東泰商行
據牡丹江新達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臧偉新介紹,該公司曾是傳統的流通商,以飲品和進口啤酒為主。由于流通環節利潤減寡,所以開始做終端,并直接切入了名酒。臧偉新擁有兩家五糧液專賣店,其中一家在綏芬河市,是五糧液北方地區唯一的一家縣級授權專賣店。臧偉新以自己的感覺給名酒在牡丹江的銷量排了一下名次,五糧液、國窖1573、水井坊、茅臺、劍南春。
讓《華夏酒報》記者大感驚訝的是,牡丹江市居然出現了廣州駿德的進口葡萄酒專賣店。駿德在東北的省會城市還沒有完成布點,卻在黑龍江省的一個地級市設店。據東泰飲品商行總經理劉東生介紹,牡丹江雖然是地級市,但消費能力強,而且有幾個邊貿口岸的洋葡萄酒銷售很好。
據劉東生介紹,在牡丹江市,國產葡萄酒和洋葡萄酒、洋酒、洋啤酒都有一點銷量。張裕、王朝、長城在此都有經銷商,張裕還建了自己的專賣店。芝華士、杰克丹尼、軒尼詩、伏特加等洋酒也有特定的消費人群。喜力、百威、嘉士伯、虎牌等洋啤酒則主要在夜場消費。
“專賣”管理下的牡丹江酒類市場
牡丹江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和黑龍江省酒類管理辦公室共同研究如何治理散白酒。
計劃經濟年代,牡丹江市的酒類專賣管理和五常市(縣級市)齊名,正所謂外地酒“雨潑不進,針扎不進”。酒類市場放開后的牡丹江市情況又如何呢?
今年4月上旬,《華夏酒報》記者趕到牡丹江時,該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王克明正在和全體員工研究根治散白酒的問題。
散白酒雖然不是產生毒酒的根源,但要杜絕毒酒就必須對散白酒進行有效的治理。王克明說,毒酒案發生在《食品安全法》即將實施的時刻,牡丹江市也要求酒類專賣管理局牽頭工商、技術、衛生、公安等部門,加強對本地散白酒的治理,防患于未然。
在我國,對酒的管理政出多門,但牡丹江市為何指定該市酒類專賣局牽頭管理酒業?
《華夏酒報》記者在牡丹江市機構編制委員會2001年下發的88號文件中發現,該市對牡丹江市酒類專賣管理局的職能配置有這樣一條規定:負責對市區酒類生產企業和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據了解,牡丹江市酒類專賣管理局是該市一級局,直接對市政府負責。看來,要確保酒類商品的依法有序經營,首先要做到各部門的責權明晰。牡丹江市做到了。
牡丹江市有酒類批發商600家,其中市內120家,一般都具規模。
該市酒類消費終端約為5300家左右。其中,市區約為2000家,餐飲和商超各占50%。餐飲包括A類70家,B類280家,其他為C類。由于牡丹江市酒業協會曾“圍剿”過進店費,至今仍有威懾力,所以該市餐飲很少收進店費。商超包括KA類5家,分別是家樂福、大福源、新瑪特和大商兩家,其他為C類。商超KA店單個條碼費一般為500元—1000元。
牡丹江市年啤酒消費量在9萬千升左右,其中地產啤酒占85%左右,是哈爾濱啤酒集團牡丹江公司的花河牌和鏡泊湖牌啤酒;其次為雪花啤酒,約占10%左右;剩余5%被青島啤酒和其他品牌啤酒瓜分。
牡丹江1年的白酒消費量為5500千升。其中本地產白酒約占60%,省內骨干白酒約占30%,剩余10%左右被全國名酒和二線名酒分配,其中國名酒的銷量約為300千升左右。
該市白酒主流度數為35—38度。高檔酒為價位每瓶400元以上的名酒;中檔酒為每瓶100元左右的牡丹江白酒及其OEM品牌;低檔酒也為地產白酒所把持,除牡丹江白酒外,還有地產的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海林、雪原貴、潑雪泉、村鄉人家、晶泉、酒仙6個品牌,每瓶15元—20元。
牡丹江葡萄酒和洋酒(包括洋啤酒)的銷量約為800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