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深圳南山高級粵菜酒樓潮江春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們接受了一場特殊的培訓——張裕首席薦酒師讓·皮埃爾向他們傳授葡萄酒文化及知識的講座,妙趣橫生的講座讓這些酒店工作人員獲益匪淺。據悉,這僅僅是讓·皮埃爾此次深圳之行的其中一站,在6天的時間里,他還要在深圳的其他3家潮江春酒樓以及天虹等零售場所進行葡萄酒文化的講座。
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發展,使得類似這樣的知識講座、評酒會、葡萄酒莊旅游等葡萄酒酒文化推廣活動在包括深圳在內的很多城市越來越多。尤其是張裕、長城、王朝等行業領軍企業,更是在文化氛圍的培養方面不遺余力,以在國內建立起更廣泛的葡萄酒消費群體,做大葡萄酒市場這塊“蛋糕”。
葡酒文化深入尋常人群
與以往很多葡萄酒知識推廣活動空泛地講解高深的葡萄酒文化不同,此次讓·皮埃爾的講座則顯得親和、通俗。記者注意到,他的講座非常具體,涉及到如何倒酒、如何品嘗、如何搭配菜肴等等。這些更具實踐性的內容讓在場的聽眾感受到葡萄酒并不是那么不可接近。
據張裕深圳市場負責人介紹,之所以舉辦此活動,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接近葡萄酒。所以在方式上也是盡可能采用更具體可行的,就像這次的葡萄酒禮儀、菜肴搭配等內容,都可以及時應用到生活中。
世界營銷大師米爾頓·科特勒曾說過:“中國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飲用氛圍,中國葡萄酒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提高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選擇度和對葡萄酒的認識度,中國的葡萄酒文化也就逐漸培養起來了。”
很顯然,在品質、品牌上有一定積累的行業領軍品牌已經意識到這點,他們在推廣內容上也不再一味地只強調西方紅酒文化,一味地追求葡萄酒的浪漫時尚,而是拉近了與平民消費的距離,糅合消費者與葡萄酒之間的親密感,以建立起更廣闊的大眾化紅酒消費群體。
多渠道接觸消費群體
在南山潮江春講座現場,記者遇到了這家酒樓的黃女士,她告訴記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吃飯時會選擇喝葡萄酒,尤其是以張裕、長城為主的知名品牌葡萄酒。所以這樣的葡萄酒知識講座會讓他們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張裕深圳市場負責人則有更深層次的想法,他告訴記者,酒樓是葡萄酒品牌接觸消費群體的最佳途徑之一,所以給酒樓工作人員傳授,也就是間接地將葡萄酒文化傳到了消費者那里。此外,記者還了解到,讓·皮埃爾在天虹等商場舉辦的講座,主要邀請的是平時有過葡萄酒消費的人群,更具針對性。
對于葡萄酒品牌來說,他們正在尋找越來越多的途徑接近消費群體。如張裕國際葡萄酒城、北京愛斐堡國際酒莊和君頂酒莊等,讓旅游者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感受葡萄酒的魅力文化。
同樣,在越來越多的時尚文化活動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葡萄酒的身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葡萄酒正在試圖更深入地融入到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只有讓國人真正了解并接受接受了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行業也就迎來了真正的“藍海”。
以文化做大“品牌”
不可否認,國內葡萄酒文化的全面形成還需一個過程。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與10年前的消費市場相比較,整個葡萄酒市場的消費氛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例如在消費層面,有更多的消費者加入了消費葡萄酒的行列,而且過去盛行的“干紅兌可樂,干白兌雪碧”的畸形消費現象也大大減少;在產品方面,半汁酒逐漸退市、有酒莊酒等更多形式的葡萄酒產品面世。
可以說,在整個消費氛圍的改觀方面,行業領軍品牌的作用不可忽視,如上所述,張裕等這些在品質、品牌方面已經具有相當實力的品牌,已經將葡萄酒文化的傳播深入到品牌平日的營銷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當好葡萄酒知識的傳播者,引導葡萄酒消費。
當然,在推動消費環境進步、進行葡萄酒文化傳播的同時,這些品牌也隨之樹立起了自己品牌的文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對于很多稍微了解葡萄酒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已能感受到不同的品牌的文化特征。而從整個國際葡萄酒也來看,能夠真正稱得上大品牌的,無一沒有深厚的品牌文化作為基礎,所以對于國產葡萄酒品牌們來說,培養文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做大品牌的過程。最典型的依然是張裕,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品牌,本身的歷史就是挖掘不盡的文化,現在其更致力于行業文化氛圍的培養,也就進一步確立了在行業內的領軍地位。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