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獨孤求敗”的風險系數
來源: 2015-12-21 07:38 作者:
“勁酒雖好,請不要貪杯?!?BR>
不要貪多,堅守主業,也是勁酒掌舵人吳少勛恪守的一條準則。這位湖北的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兩會”的時候,“小丫跑兩會”想找他談談經濟危機,他直接就拒絕了,說“那是國家領導人該考慮的事情,自己90%的精力都花在保健酒上頭”。
4月25日,保健酒同行海南椰島(600238.SH)發布2008年報,將保健酒稱之為中國酒業最后一座“金礦”。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統計,目前保健酒以每年30%的增長率高速增長?!皣H上保健酒的消費量占酒類總量的2%,而向來注重養生保健的中國,這個比例還不到0.5%,意味著市場還有很大成長空間”,海南椰島樂觀預期,2010年,保健酒市場容量將達到130億元。
吳少勛領銜的中國勁酒現在是行業領跑者。勁酒2008年實現銷售額超過20億,位居次席的海南椰島保健酒收入為4.85億元,其余區域性品牌的銷售基本在1億元左右的規模,難怪勁酒公司的內部報告毫不謙虛地說,“保健酒市場缺乏全國性的競爭氛圍,只是局部區域有點競爭的漣漪?!?BR>
吳少勛將優勢地位歸結于長期的“聚焦”戰略。早在1978年,勁牌公司避開強手如林的白酒行業,利用民間秘方,將添加中藥材的流程工業化,推出了第一代保健酒產品。1987年,吳少勛入主公司后,改良了某位馬來西亞華僑提供的配方,主推“勁酒”,并把一個簡單的商業邏輯堅持了20余年,“就是實施勁酒的名牌戰略,不能多品牌,搞聚焦,技術、銷售、資金、生產等資源都往這個產品集中”。
如今,在保健酒行業,吳少勛已然有些“獨孤求敗”的意味,“距離拉太大,有些孤獨,我們認為椰島還是在第一方陣”。按照他的說法,勁酒的領先優勢并非僅僅是數量級,“從技術配置、裝備、管理、質量把控、工藝要求等都不在一個級別”。其中,根本的差別在于,“一般企業是按做酒的辦法和標準來做保健酒,我們按做藥的標準,技術裝備比多數頂尖的中藥廠都要好”。
但是,“勁酒雖好”,卻不能改變保健酒在酒類工業中式微的現實。根據釀酒工業協會的數據,2008年1-11月,中國酒類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800余億元,其中白酒工業占比49.66%,占據半壁江山。領軍白酒行業的茅臺(600519.SH) 2008年銷售收入為82.4億,這個數據等同于整個保健酒行業的規模。
頗為尷尬的是,保健酒“真實的銷量”可能遠遠不止80億,據勁牌公司調研發現,超過80%的保健酒,其實是消費者“自己生產”的,換言之,80%的消費人群找不到匹配的保健酒產品,或者干脆不予信任。甚至吳少勛也承認,保健酒行業“不是很健康,產品、服務瑕疵較多,部分保健酒起不到真正保健的作用。”過去幾年,吳少勛也刻意地把控勁酒擴張的速度,“酒業的速度不可以過快,酒的陳釀有周期,發展太快,品質不能保證,銷售網絡也不容易掌控?!眲排乒镜囊晃粻I銷人員說,如果銷售增長超過60%,吳少勛會要求公司上下做檢討。
伴隨一些全國性的保健酒品牌逐步萎縮,退居為區域性品牌,獨樹一幟的勁酒品牌開始感到孤獨,用吳少勛的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 特勞特(中國)戰略定位咨詢公司總經理鄧德隆,用商業語言如是闡釋這句話的真義,“品牌的成功不僅取決于自己,還取決于競爭。不是期望競爭少而弱,而是需要競爭多而強,多而強的競爭能有效做大品類,為參與其中的品牌成長帶來持續動力”。
鄧德隆曾經為王老吉擔任過營銷顧問,當年王老吉首創涼茶飲料市場,吸引了大批市場追隨者,但王老吉卻沒有選擇封殺競爭,他這樣解釋王老吉“寬容競爭”的理由:首先,僅有的品牌不一定適合顧客或討人喜歡,更多的選擇可以激發品類需求;其次,多品牌可以增加品類影響,令人覺得品類重要,增加信任感和刺激消費;第三,品牌強者相爭,可以吸引更多品類的關注,增加購買機會;第四,多品牌可形成品類聯盟,共同抵御其他品類的競爭。由于品類因競爭增多增大,品類代表和開創者品牌也自然受益最多。
新興的保健酒行業與初起步的涼茶市場有些相似,消費者對于保健酒的認知與信任不足,同時也為勁酒的規模成長設置了天花板。顯然,吳少勛深諳此理,“勁酒從來沒有去打壓競爭對手”。這么多年來,吳少勛一直不斷邀請同行到勁酒組織參觀,無保留地提供圖紙、設備、供應商名錄,希望競爭對手向勁酒的標準靠攏。
可是,吳少勛卻沒有更激進的計劃來加速行業的“進化”。他曾經考慮過整合同行,可考察下來,按照勁酒的標準,收購的標的物幾乎完全要推倒重建,整合價值不大;有關部門鼓動他們參與保健酒的標準制定,他也拒絕參與,“按我們的標準來做,競爭對手短期達不到,不能趕盡殺絕,按他們的標準來定,又沒有意義。每個企業來勁酒,我們都把標準拿給他們看,只要照做就行了,沒必要制定個標準去限制他們。”現在,勁牌公司選擇豐富產品線提升企業規模,據吳少勛透露,保健品與“添加保健功能因子”的健康型白酒將是業務增長的重點。
不過,2008年,波瀾不驚的保健酒行業開始有了外來者的攪局。五糧液集團與史玉柱聯手高調推出了“黃金酒”,雖僅局限在禮品消費市場,但是“鯰魚效應”已經在發酵。吳少勛對此很坦然,“中國市場這么大,我們暫時還沒有能力一網打盡”,然而,對于這位孤獨的領導者,或許這僅僅是一項熱鬧嘉年華的開場。 編輯:趙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