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維權意識強是件好事,可是記者從沙河口區消協接到的消費投訴咨詢情況來看,不少消費投訴糾紛是因消費者缺乏必要的消費常識造成的。
500毫升白酒才九兩 不足秤?
齊大娘在市場買了一瓶簡裝白酒,回到家后拿出彈簧秤一過秤,壞了,才9兩,這白酒不足秤!齊大娘連忙找到沙區消協,連稱這商販也太黑了,就這么點酒還不給足了。消協人員耐心向齊大娘解釋,通常人們認為500毫升就是一斤,那是參照了水的密度。而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白酒、食用油等,這些液體商品的密度要比水小得多,也就是輕得多,所以在相同體積下,重量也一定會比水輕。像市面上銷售的白酒,酒的度數不同密度也不同,同體積下酒的度數越高密度越小,重量也就越輕,同樣500毫升酒,60度的肯定比36度的要輕。
一個冰激凌四個生產廠家 有假?
天氣漸熱,張先生到家附近的小超市買了幾個冰激凌。在撕開外包裝時,張先生發現該冰激凌竟有四個生產廠家。張先生覺得納悶:怎么會有四個廠家生產一個商品呢,他認定冰激凌有問題,搞不好是假冒的,就到沙區消協進行咨詢。
工作人員告訴張先生,現在很多商品都不僅限于在同一地區生產,廠家會考慮經營成本、市場覆蓋面等因素,在不同省份設立多個授權生產廠家。像張先生買的冰激凌,外包裝上注明了其品牌有四個不同地區的授權生產廠家,具體是哪個廠家生產的可以從外包裝生產日期旁邊的噴碼上看出來。所以,不能因此就認定冰激凌有問題。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