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開瓶服務洋酒憑什么貴一倍?
王先生和朋友原本開心的私人聚餐,因為酒家的無理收費搞壞了氣氛。更讓人納悶的是,酒家的開瓶費收費標準里居然還有“國別歧視”——開洋酒的服務費比開國產酒的貴一倍!酒家擅向消費者收取開瓶費,已然成為餐飲行業的潛規則,廣東省消委會相關人士昨日呼吁,在整體經濟面臨金融危機、急需拉動內需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出臺相關的法規,規范此類鉆了法律空子影響消費的行為”。
酒家:反正就要這樣收費
4月的一天,王先生和朋友高高興興地來到位于東風東路的惠食佳吃飯。點完菜后,王先生想起帶來了三瓶酒,就問服務員:“你們的開瓶費怎么收?”服務員一看王先生帶來的是洋酒,回答:“100元一瓶。”“怎么這么貴?”王先生嚇了一跳,“一個多月前,我來這里吃飯也是帶了三瓶酒,一共才收50元。”
服務員不敢作主,連忙叫來了經理。經理瞪起眼睛,理直氣壯地告訴王先生:“你上次來帶的是國產酒,我們國產酒收費是50元一瓶。上次已經便宜你了,這次你又自己帶酒,我們對于洋酒就是這樣收費的。”說著還拿出餐牌上的標注指給王先生看。
經理很生氣,王先生更覺得被宰。“為什么酒家可以漫天要價?開國產酒和開洋酒的動作一樣,提供的服務一樣,為什么收費不一樣?而且差了一倍的價?”面對王先生的追問,那位經理不予回答,拂袖而去,留下一句“反正就要這樣收費”。
王先生和朋友吃飯的好心情被這場無理的收費鬧劇攪了。非要討回公道的王先生找到了相關主管部門,酒家最后也找了個臺階下,只收了50元的開瓶費。可是,臨埋單時還不忘提醒王先生:“我們對于開瓶費就是這樣收的,這次給予你們優惠,下次你們不要再這樣了。”
消委會:是時候禁開瓶費了
王先生的遭遇并不是個別現象。“還有的酒家按照人頭收開瓶費,收得更離譜”,昨晚,廣東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江列華聽到記者的描述特別強調:酒樓食肆向消費者收取開瓶費這樣的行業潛規則,消費者早就深惡痛絕。
江列華分析,在法律層面,收取開瓶費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至于開瓶費的標準,更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參照制定。這就為酒家漫天要價留下了空子。從眾多的消費者投訴的案例來看,酒家提供開瓶服務的價值肯定沒有達到其收費標準那么高。可目前的困難是:對于開瓶費,也沒有法律明令禁止,所以很難處罰。
江列華分析,目前很多酒家提供的酒水價格遠比消費者在市場購買的貴很多,有的價格甚至翻了幾倍,所以酒家用高額開瓶費逼消費者在店內買酒。江列華呼吁:“對于此類嚴重干擾消費的行為,政府應該及時出臺法律法規禁止收取開瓶費。”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