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傳統的家庭作坊式散白酒釀造。
雙城宇豪名優酒行經理王麗秋介紹自己的“藏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酒類管理部門負責人在農村調研散白酒管理。
東北白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率先進關的當屬黑龍江白酒。借助四屆秋季糖酒會的傳播,東北大糧倉和優質水資源的優勢,讓“東北純糧酒”在國內各個市場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難怪當地人概嘆,東北人“虎”,東北酒更“虎”!
近幾年,業內流傳著一句話,全國銷售的東北白酒中70%出自黑龍江,全國銷售的黑龍江白酒中70%出自雙城,足以看出雙城在東北酒業的重要性。日前,《華夏酒報》記者對雙城進行了調查走訪。
“白山黑水帝業興,金源右翼古雙城”。雙城,又稱雙城堡,是東北歷史名城,滿族發祥地之一,現為哈爾濱市雙城區。位于松(松花江)嫩(嫩江)平原中部,總面積3112平方公里,處在哈爾濱市西南,地理坐標為東經125°41′-126°42′,北緯45°08′-45°43′。轄9鎮15鄉1個社區246個行政村,總人口8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0萬。
名酒領風騷,老酒受追捧
雙城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張慶策對《華夏酒報》記者介紹,該區有餐飲終端300家左右,其中A類20家,其他為B、C類;零售店有5000家左右,KA僅有1家,為哈爾濱地方強勢連鎖超市中央紅的分店;酒類批發企業有38家。
雙城區距離哈爾濱30公里,過去是縣級市,所以沒有名酒廠家直接授權的專賣店。懸掛各名酒牌匾的,均是黑龍江省或哈爾濱市各名酒總代的分銷商。店內陳列多以某一中國名酒為主,其他則為琳瑯滿目的其他名酒。
雙城經濟發達,消費力強,盡管多數消費發生在哈爾濱市內,但名酒的消費較周邊縣區毫不遜色。
雙城宇豪名優酒行以經營五糧液為主,是五糧液黑龍江省總代龍糖公司的分銷商。該酒行經理王麗秋女士介紹說,名優酒在雙城的銷售都是各領風騷一段時間,這可能跟政府部門領導的消費引導有關系,今年“舍得”上量很快,去年“國窖1573”賣得好。
在該酒行內,《華夏酒報》記者還發現了幾款洋酒和二線名酒。王麗秋說,洋酒多數是當地房地產商來買,量不大,很穩。二線名酒則經常有人來問。她指著4件包裝陳舊的寶豐酒說,這幾箱酒是從哈爾濱“淘”來的,不是現代版,而是老版的,酒齡超過了20年,每盒賣380元不愁!
地產的老酒也有人來找。王麗秋說,上世紀70年代前的花園老曲和花園大曲酒,每瓶在店里可以賣到2000元以上,但目前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
究其原因,她說可能是收藏或懷舊,因為當年的花園大曲的確是開瓶滿屋香的。
本地人不喝本地酒,地產酒“墻外香”
在雙城的各類餐飲店里,中國名酒和二線名酒比比皆是,以濃香、醬香、清香、兼香為主。
除了散白酒,從裸瓶到盒裝,鮮見地產白酒牌子,只有花園酒一枝獨秀。中國花園(鐵盒和紙盒)、正宗花園(盒裝)、花園大曲(125毫升)、花園口杯(100毫升),每瓶價格從128元到4元不等。幾家餐飲店老板的普遍看法是,花園是百年老字號,大家信!
如果你認為雙城沒有地產酒,可就大錯特錯了。
該區酒類專賣管理局的人員大致羅列了為雙城白酒品牌代言的明星,居然有7人之多,很多省份都望塵莫及。其中,“老村長”的代言人范偉,“龍池”的代言人鞏漢林,“三得利”的代言人郭冬臨,“龍江園”的代言人朱時茂,“古崖居”的代言人李金斗,“東北福”的代言人陳寒柏,“雙花”的代言人王曉曦。
墻內開花墻外香。沒有人統計過雙城酒到底占中國低端白酒多少比例,但這么多的明星代言,足見雙城酒的整體實力,散白酒與雙城發達的畜牧業息息相關。
“糧酒之鄉”名副其實 散白酒發展待提升
雙城是全國聞名的糧食生產大縣和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2008年,全區糧豆薯總產量超到35億斤,連續5年列全國百個產糧大縣前10名。
這么多的糧食如何轉化?如何提高農民收入?
雙城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張慶策說,發展畜牧業及其深加工是最好的出路。到2008年,該區奶牛存欄達到22萬頭,肉牛飼養量40萬頭,生豬飼養量100萬頭;玉米剛下來的時候,到該局進行季節性備案登記的散白酒戶近400家,常年備案登記的在120家左右。
《華夏酒報》記者走訪了該區五家和蘭陵兩鎮。在五家鎮的大盛和大宇散白酒加工點,釀酒工人正在房前屋后干得熱火朝天,這種傳統家庭作坊式生產,在東北農村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蘭陵鎮的淼燁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算是一家標準的散白酒生產廠,董事長張越森專做農村散白酒市場。他特意制作了300升的不銹鋼罐,配上專用鎖,每村放一個。他說:“這樣做,前期投入大,但村民喝著放心,市場鞏固率高。”
散白酒的管理,是行業最為頭痛的事情。《華夏酒報》記者與張越森探討該問題時,他說:“現在的玉米是每千克1.7元,這樣的價格來釀散白酒就沒賬可算了,但要升級為盒裝酒,就要有更大的市場投入,對于一家一戶來說,根本就做不到。”
成立一個散白酒的聯合體是否可行?身為該鎮白酒協會會長的張越森說,這個還沒有考慮過,但散白酒必須加強自律,確保安全,政府也要積極引導,培樹品牌,讓“糧酒之鄉”早日成為東北名酒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