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門區井岸鎮坭灣市場經營煙酒行的徐女士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前幾天,工商部門給出一份《行政處理結果告知記錄》,確認她沒有銷售假酒,不存在質量問題。清白終于討回來了,但生意卻因為上個月所謂“假酒事件”而一蹶不振。
上月15日上午,在徐女士的煙酒行門前來了10名男子,拉起一條寫著“不良奸商假酒毒害消費者”的橫幅,引得大批居民圍觀(見本報4月15日報道《十名男子煙酒行前拉橫幅》)。這些人稱從商行里買了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有3個人喝后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最后,公安、工商部門等部門介入此事。
當日事發后,工商部門對商行里銷售的648瓶解百納干紅葡萄酒進行了查扣,隨后進行了檢測。本月11日,坭灣工商所給煙酒商行發出一份《行政處理結果告知記錄》,記者看到,告知內容中寫著,“查獲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紅酒一案已調查終結完畢,經查證當事人違法事實不成立……決定對該案予以銷案”。
徐女士說,出這事后,給周圍的居民留下一個印象:就是她所賣的酒有問題。雖然如今清白是討回來了,但生意卻難以恢復了。如今,她每天的銷售額都很少,而往年這個時候正是銷售旺季。徐女士說,在紅酒的檢測結果出來后,工商部門的人員曾打電話叫當時拉橫幅的人過來進行認定,但對方一直都沒有露面。
徐女士說,她從相關人員那里了解到,當日拉橫幅的那些人之前也對別的商鋪也有過類似拉橫幅的行為,她認為這種所謂的“維權”有一定的訛詐嫌疑。她在考慮是否要采取法律措施追究他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