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產品由于具有質量、信譽好,有鮮明的產品個性等特征,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購買力。圖為臺州市名牌產品展示中心。
2008年是我國消費品市場經受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取得穩定增長的一年,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487.7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增長速度同比加快4.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市場購買力進一步向名優品牌傾斜,延續了前幾年的趨勢。
知名品牌競爭力增強
從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在全國調查的80余種主要消費品的市場銷售情況看,銷量前十位品牌的平均市場占有率為68.33%,比2007年提高了3.19個百分點,表明名優品牌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分類別看,家電類消費品的市場集中度依然最高,其后依次為日化類、文化辦公類、日用品類、食品類、服裝類。
具體來看,在家電類消費品市場,品牌優勢最為明顯,銷量十強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9.24%,比上年提高了0.58個百分點。
大家電銷量十強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都在80%以上,其中冷柜最高,達到了98.92%,銷量前兩名品牌澳柯瑪、新飛的市場份額都超過了20%,其中澳柯瑪以26.35%的市場占有率,繼續領跑冰柜市場;彩電、洗衣機、冰箱的市場集中度均超過了80%,分別為86.62%、84.39%和83.53%,長虹以超過15%的份額仍居彩電銷量榜首,小天鵝在洗衣機領域銷量居前,海爾、新飛為電冰箱市場銷量前兩名品牌。
在廚衛家電中,電磁爐以82.36%的市場集中度上升至首位,浴霸退居第二,但市場集中度仍超過80%;燃氣熱水器、電壓力鍋、電飯煲銷量前十位品牌的市場購買力均超過70%;燃氣灶具、抽油煙機、電水壺三大類產品的市場集中度沒有明顯的提高,均不足60%。在生活小家電中,電動剃須刀、飲水機市場十強品牌的市場份額均超過了90%;電風扇、吸塵器、電吹風市場的十強品牌分別吸引了80%的市場購買力;電熨斗在生活類小家電中市場集中度仍最低,不足80%。其中,飛利浦在電動剃須刀、吸塵器、電吹風、電熨斗領域仍保持領先位置。
在日化、日用類消費品市場,銷量十強的市場平均占有率超過70%,唇膏、睫毛膏、染發用品、紫砂炊具、壓力鍋、不銹鋼鍋行業十強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均超過70%。在唇膏、睫毛膏領域,美寶蓮優勢明顯,分別以45.74%、39.46%的市場份額居行業之首;床上用品的購買力較為分散,只有兩成多的消費者選擇了十強品牌,夢潔在這一領域優勢明顯,奪得銷量冠軍。
在食品類市場,銷量十強品牌的市場平均占有率超過60%。十強品牌的合計份額最高的是白酒、葡萄酒、罐裝飲料,均達到80%以上。在白酒市場,五糧液與茅臺酒在銷售額上繼續稱雄,其銷售份額均超過了30%;在罐裝飲料市場,王老吉繼去年成為銷售額冠軍后,優勢進一步得到鞏固,名列同行業銷量之首,其銷售份額達到24.6%;在液態奶、茶飲料市場,有超過六成的消費者選擇了十強品牌。
在文化辦公類市場,購買力最為集中的是打印機、傳真機,銷量前十位品牌的市場份額超過90%,分別為93.34%、92.98%;戶外用品、電池充電器、數碼產品專用電池的十強品牌合計份額均超過70%,在數碼產品專用電池領域,本土品牌已連續四年居銷量榜首。
在市場集中度最低的服裝、鞋帽類市場,銷量十強品牌的市場平均占有率僅為38.39%。具體看,品牌效應最為明顯的是羽絨服行業,十強品牌的合計份額達到63.74%,波司登以22.93%的市場份額穩居銷量冠軍位次。
2008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3000美元以上,按照國際經驗,當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以后,居民的消費結構將向更高層次轉化。在這一轉化過程中,名優品牌由于具有質量、信譽好,有鮮明的產品個性等特征,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購買力。
國產品牌本土化優勢依舊明顯
從1978年到2008年這30年間,隨著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內外市場進一步融合,國際知名企業先后以獨資、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市場競爭。
從調查數據看,在銷量前十位品牌的份額構成中,2008年國產名優品牌占64.39%,比2007年下降3.35個百分點,表明外資品牌進一步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
分類別看,國產名牌在服裝、鞋帽行業競爭力最強,比重達到79.23%,但略低于去年。保暖內衣、羊毛衫、羊絨衫、羽絨服、皮衣、男西褲市場的銷量前十位品牌全部是國產品牌;男襯衫、針織內衣市場,國產品牌的比重超過90%。
在大家電類產品中,國產品牌的份額達到79.17%。在冷柜市場,國產品牌優勢最為明顯,比重超過90%;在彩電、冰箱市場銷量十強的品牌中,國產品牌的比重均超過80%;在洗衣機市場,國產品牌的比重超過70%。在小家電行業,飲水機、燃氣灶具、電風扇市場的銷量十強品牌全部為國產品牌;在電水壺、抽油煙機、電磁爐市場,國產品牌的比重達到90%;國產品牌在燃氣熱水器、電飯煲市場的比重達到了80%。而國際品牌在剃須刀、電吹風、電熨斗等生活小家電領域競爭力較強,在銷量十強品牌中的比重均超過六成。
在食品類市場,國產品牌在茶飲料、保健品、白酒、豆奶粉等市場均占有絕對的優勢。在奶粉、糖果、食用油市場,國際品牌優勢明顯。
在日化用品市場,國產品牌在清潔洗滌劑市場的競爭力最強,銷量前十位品牌全部為國產品牌。而在睫毛膏、唇膏市場,國際品牌占據了絕對優勢。
在文化辦公領域,國產品牌在健身器材、自行車、電池充電器領域優勢明顯,而在打印機、傳真機等領域,國產品牌的競爭力仍有待增強。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未見底,但我們應該看到,支撐消費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面沒有變化,我國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實施力度在不斷加大,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農村市場的進一步活躍等一系列利好都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土品牌未來的發展空間依舊很大。